】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成都自然筆記》悄然走紅
http://www.CRNTT.com   2022-10-23 10:25:27


《成都自然筆記》。(來源:文藝報)
  中評社北京10月23日電/據華西都市報報導, 隨著綠道騎行、登龍泉山觀鳥、遙望雪山成為成都市民和遊客的新玩法,大自然中一些新奇的動植物,也勾起了越來越多人的好奇心。10月20日,一本描繪成都多樣化自然生態的科普讀物——《成都自然筆記》在成都人的“朋友圈”中悄然走紅,有許多人從中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也對生活在成都的各種動植物,以及一些平時沒有留意的物種有了更進一步瞭解。

  《成都自然筆記》科普讀物的作者中,既有專精於動植物研究的專家學者,也有各種動植物愛好者協會的成員,甚至有很多平時喜歡做野外觀察的中小學生。書中穿插著200多幅攝影和精美繪圖,分為花、鳥、蟲三大類,包括一些天牛、蠶、螢火蟲、桂花、臘梅、青頭潛鴨等,同時還有既專業又“接地氣”的介紹。

  該讀物主編——四川省青少年文聯博物專業委員會副主席、成都觀鳥會理事長沈尤說,該書的出版,主要得益於成都自然觀察活動的廣泛開展以及成都人的熱情參與,“書的創作來源,根植於成都及周邊地區的自然生態,也離不開眾多專家和普通市民構築的自然觀察活動體系。”

  書籍作者 既有科研人員也有中小學生

  你是否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在野外遇見一種野生動物,叫不出它的名字,只能拍下照片網上求助;到近郊露營或徒步時,看見一些稀奇古怪的動植物,總感覺好像在哪兒見過。這時,你是否感覺到自己的“知識荒漠”?於是,普及博物學知識,成了當下比較新鮮且迫切的事情。

  據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此前提供的數據顯示:成都現記錄有4459種植物,占全省植物總數的40.86%;野生鳥類共530種,占全國鳥類總數的32.7%;共記錄有陸生野生動物700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29種;昆蟲的最新記錄達6334種。

  “部分生活在城市裡的人走到野外或鄉村田園,對五穀和一些動植物都不認識,因此就會有疑問。”為《成都自然筆記》作序及擔任總顧問的四川省青少年文聯副主席兼博物專委會主席劉乾坤說,該書是由一群喜歡自然的作者共同撰寫,既有小學生,也有植物學家、鳥類專家,大家因共同的志趣愛好走在一起,在成都和周邊的山區識花觀鳥、傾聽蟲鳴,而它的讀者,也沒有劃定範圍,只要是愛好自然、對自然生態感興趣的人都可以關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