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國家文物局發布5項考古成果
http://www.CRNTT.com   2021-12-02 09:06:11


(施岙遗址地理位置 资料图片)
  中評社北京12月2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國家文物局1日線上舉行“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本次工作會聚焦新石器時代的最新發現和研究成果,五個考古項目分別展現了長江流域、珠江流域、黃河流域不同階段新石器時期文化的發展進程。

  通過介紹可以看出,在距今8000年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各地的文化雖各具特色,卻已出現文化交流與融合的蛛絲馬跡;而考古學正在通過多學科合作,用一項項考古成果實證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正如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所說:“最初的中國在這個時期已經形成了一個雛形。”

  浙江餘姚施嶴遺址古稻田:擁有三個世界之最的稻田

■項目簡介:施嶴遺址古稻田位於浙江省餘姚市,是目前世界上發現的面積最大、年代最早、證據最充分的大規模稻田。

  初步勘探遺址總面積約90萬平方米,此次發掘出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大規模稻田遺存,年代距今約6700年至4500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館員王永磊介紹,他們在良渚文化的古稻田中發現了由凸起田埂組成“井”字形結構的路網,以及河道、水渠和灌排水口組成的灌溉系統,還確認了面積分別為750、700、1900、1300平方米左右的4個田塊。

  ■專家點評:

  施嶴古稻田可以說是世界級的發現。古農田在世界上發現的不是很多,而在我國的江蘇、浙江都發現過稻田,尤其是良渚時期的。但是,像施嶴這樣,包括了河姆渡早期、河姆渡晚期、良渚三個時期的稻田,且這麼多地塊,另外還有包括水渠、出水口、小路、田埂、稻田本身、稻田裡面的包含物等完整的系統,這樣的發現還是罕見的。它為我們了解整個東南地區特別是長江下游地區稻作農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怎麼強調它的重要性都不過分。施嶴以無可辯駁的證據,展示了水稻農業在長江下游的發展態勢。

  ——陳星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