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兩岸合編詞典幕後:協商,避免讓對方為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6 11:17:44  


 
  2.

  曾經,有人為編詞典賣棟房子

  兩岸語詞差異早就引起相關人士的關注。1993年“汪辜會談”達成的協議中,就包括探討兩岸科技名詞統一的內容。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接受一家媒體訪問時曾指出,海峽兩岸分離將近半個世紀,有很多重要事項要談,而在第一輪會談中就把兩岸科技名詞統一工作列入協議,可見這項工作的重要。

  也因此,1994年,“科技名詞委”把兩岸科技名詞的交流、對照與統一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明確方針、政策、任務及辦法。此後,兩岸兩會因種種原因對話中斷,但兩岸專家學者統一科技術語的對話從未中斷——1996年,“科技名詞委”與代表台灣的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的專家們進行了座談,確定了合作方式。同年6月,兩岸天文學名詞對照研討會在黃山召開;7月,兩岸航海科技名詞研討會在台灣舉辦……自此,數百位兩岸專家先後召開了數十次科技名詞研討會。即使2000年後台灣政治環境發生改變,兩岸專家們工作經費少了,大家仍然堅持繼續溝通協商。

  兩岸常用詞語交流,也曾經面臨同樣困境。在北京朝陽門南小街一棟簡陋的小樓裡,兩岸合作編纂中華語文工具書大陸編委會詞典編輯組組長李行健,從書櫃裡拿出兩本厚厚的詞典,由台灣中華語文研習所與北京語言大學共同編纂的《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大陸版出版於2003年,台灣版出版於2006年。

  李行健曾是《兩岸現代漢語常用詞典》的主編之一。回憶起當年的編寫過程,李行健說,因為是民間合編的詞典,經常編著編著就沒經費了。他還透露,為了籌集經費,中華語文研習所創辦人何景賢,不惜賣了一棟房子,大概籌了幾十萬美元。可惜,這本詞典面世時,正是台灣“去中國化”大行其道之時,詞典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當然,李行健說,因為編寫環境、條件都不同,相對於這本詞典,即將出版的《兩岸常用詞典》更側重兩岸語詞的差異,詞典編輯環境更寬鬆,條條框框更少,收詞的眼界更寬,注釋也更與時俱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