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開發森林食品 建好“大糧庫”
http://www.CRNTT.com   2024-04-04 17:57:33


  中評社北京4月4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安。端牢中國飯碗、解決吃飯問題,不能光盯著有限的耕地,還要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產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

  森林蘊藏著豐富的食物資源,是天然的“大糧庫”。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開發森林食品,對於豐富食物供給體系、提升百姓生活品質、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首先,開發森林食品在空間上不占田不爭地,避免出現與糧食作物爭奪耕地資源的情況,進而提升了土地利用效率。其次,森林食品純天然、營養高,更加符合現代人食品消費需求。例如,鬆茸、黑木耳等優質食用菌,紅鬆子、榛子等特色堅果,藍莓、沙棘等森林食物,富含各種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等營養成分;刺五加、黃芪等森林藥材能夠治療疾病、改善人體機能。再次,向森林要食物,折射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觀。在保護好生態環境基礎上,挖掘豐富食物資源,讓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隨著森林資源持續增長、生態功能顯著提升、森林質量明顯改善,依托森林供給食物的基礎更扎實、品類更豐富、潛力更可觀。

  需要看到,開發森林食品雖然前景廣闊、潛力巨大,但也面臨諸多現實困境。目前,我國森林食品開發大多以初級產品為主,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精深加工產業的增值潛力仍在探索階段,缺乏高知名度的代表性產品。林下作物也多為“人種天養”的傳統農業模式,生產采收的機械化程度低,抗災害能力差,生產周期長,品種改良難度大。為此,建議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加強森林食品科技創新,提升森林食品品質。整合科技創新聯盟、專業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創新資源,搭建國家級技術研發平台和產學研融合平台,創新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和食品工程高新技術,科學利用森林和林地資源,發展林下經濟,為森林食品供給提供全鏈條全過程的技術支撐和服務。著重圍繞土地土壤、良種良法、加工工藝等,以種質資源創新等技術為支撐,建立高產穩產優質森林食品品種,重點選育高產、抗逆、穩定的木本糧油、林下種植和養殖品種,加強森林食品從栽種、采收到加工全流程技術攻關,切實提高森林食品的供給能力。

  延伸林下經濟產業鏈條,提高森林食品附加值。立足各地林下經濟發展特色,遴選社會價值大、資源儲備足的產品,重點開發森林經濟產業鏈。建設規模化的生產基地,鼓勵支持大型企業集團參與打造森林食品高端品牌,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力。充分發揮森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作用,在保護中有序擴大林下經濟規模,加強林下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全面提高森林資源利用水平,優化森林食品產業布局,加強優質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創意塑造,不斷提升生態森林食品供給能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