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公衛人才“招得來”,更要“留得住”
http://www.CRNTT.com   2020-04-23 09:57:29


  中評社北京4月23日電/據解放日報報道,今年是朱慧瑤上班的第4個年頭。2016年,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專業畢業後,她便選擇在長寧區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工作。大年初一晚,全副武裝的她作為應急流調小分隊的一員,前往區內定點發熱門診進行采樣和對疑似患者的流調問詢。

  “這是我第一次直面大型公共衛生事件。”朱慧瑤的日常工作是在慢性病防治科進行生命統計,和年齡、人口、慢病發病率等數據打交道。“其實,公共衛生不只是疫情,往大了說,這是一件為人群謀福利的大好事。”

  “公共衛生20條”指出,將鼓勵醫學院校設置並加強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相關專業學科建設,建設公共衛生醫師隊伍,分類建設各類專業應急處置“戰鬥隊”。正如這位90後疾控人所說,醫學院校的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作為公衛人才的搖籃,將在這場大疫後發揮更為深遠、重要的作用。

  公衛從業人數呈下降趨勢

  在討論公衛人才建設升級之前,全社會不得不直面一個尷尬的現狀:多年來,公共衛生人才隊伍流失嚴重。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郝模教授帶來一組數據:目前全國公共衛生人才隊伍人員數量不足、且呈現下降趨勢,從人員配置來看,尚未達到1.75人/萬人口的規定,規模適宜程度僅為適宜標準的45.9%;近年來,從業人數更是呈下降趨勢,2009年至2017年間,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人員和衛生技術人員分別減少了3.0%和4.1%。

  朱慧瑤和同學們的經歷也或多或少反映著一些問題。“我們班畢業時有28名同學,最終進入疾控中心工作的僅有5人。”其他畢業生的去向是哪裡?“醫藥公司、出國、考研、考公務員……”她想了想,“其實畢業生們有時候不得不考慮現實的生活問題,疾控部門在這一點上的優勢可能並不明顯。”目前,公共衛生人才整體收入水平不高,工資分配仍舊存在“平均主義”現象,以某東部省份為例,傳染病防控人員的年平均收入僅為醫院職工平均收入的61.4%,激勵有效程度僅為適宜標準的37.5%。

  除了從業人數少,專業人員素質不高是公共衛生人才的另一大瓶頸。郝模分析表示,《2018年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顯示,全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技術人員中中專及以下的比例仍高達23.4%;技術型、管理型專業人才嚴重欠缺,“例如,有經驗的傳染病一線現場流調人員所占比例偏低,能力勝任程度僅為適宜標準的44.9%。”

  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蔡泳介紹,他們2007年首次招收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2010年首次招收博士生,每年畢業生總人數不超過百名。“人才是開展公共衛生工作的根本,此次疫情向我們、也向全社會發出呼喚:醫學教育領域,普遍存在的重治輕防現象到了亟待改變的時刻。”

  提升收入之外還要有科學評價

  “我們必須承認,公衛服務的社會效益較臨床醫學相對不明顯,回報周期也相對較長。”蔡泳坦言,要“抓”住優秀人才,必須針對這一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他提出:“是否可以從學制方面進行創新?如臨床醫學目前有5+3模式,公共衛生領域是否可以打造5+2模式培養高端人才?如復旦、交大等院校理應更多承擔起責任,是否可以在保證考核質量的前提下,適當提高直升比例,讓更多人才進入研究生階段?此外,是否也可以借鑒師範生招錄模式,打造一支長期從事、終身從事公共衛生事業的青年儲備隊。”

  郝模建議,公衛人才培養“升級”除了做好院校“招得來”的工作,更應想辦法“留得住”,“首先應提升專業人員收入水平,如至少提高到和所在地區同級綜合醫院衛生技術人員的薪酬水平相當,並能有薪酬增長機制;其次,科學評價個人工作績效,充分調動專業人員的積極性;最後,在營造吸引和穩定人才的環境氛圍下,建立嚴格人才准入制度,明確准入標準,嚴格控制非專業人員進入專業機構,方可解決當前激勵不足、專業人才缺乏、隊伍不穩的短板。”

  本市擬招收公衛應急管理人才

  所幸,醫學教育創新探索及人才培養已開始啟動。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研究生院院長汪玲透露,自2020年至2024年,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每年擬招收衛生事業管理(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方向)5至10人;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也透露,今年或將有擴招計劃。

  這一次疫情中,“把科學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成為不少疾控人的座右銘。“公共衛生涉及的面太廣了,除了醫學背景,所有與健康相關的因素,如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公共行政學等相關知識都需知曉一二。”汪玲介紹,為此,復旦大學也已建立公共衛生應急管理中心,以上海醫學院為主體,包括公共衛生學院、管理學院、社會學院、法學院、新聞學院、哲學學院、大數據研究院等的多學科領域將交叉融合開展理論研究。

  “不難發現,在全球化背景下,新發和輸入傳染病不斷出現,疾病譜和群眾主要健康問題也發生了轉變。”專家表示,醫學模式正轉變為“環境—社會—心理—工程—生物”模式,“我們在歐美、日韓、新加坡等地考察中也發現,許多預防醫學專業的高端人才來自臨床醫學畢業生深造攻讀公共管理或公共衛生碩士。在努力建成全球公衛體系最健全城市之一的上海,或許未來也會湧現更多能解決健康領域重大科學問題、應對重大疾病防控挑戰的醫學拔尖創新人才。”

  朱慧瑤還記得,在校期間和悉尼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交流中曾讓她感觸良多,“公共衛生從業人員的職業榮譽感和成就感,其實與社會大眾的大健康觀念息息相關。當越來越多人不再抱著‘生病才看病’的想法時,從事公衛疾控工作的我們,或許會更堅定地愛著這份幕後英雄的事業。”(記者 黃楊子 顧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