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扶貧類節目正成為脫貧攻堅的“輕騎兵”
http://www.CRNTT.com   2020-01-05 16:20:55


  中評社北京1月5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中央電視台的《決不掉隊》《扶貧周記》、東方衛視的《我們在行動》、河南衛視的《脫貧大決戰》、廣西衛視的《第一書記》、海南衛視的《脫貧致富電視夜校》……近年來,各種扶貧類電視節目紛紛湧現,為電視熒屏增添了一抹亮色,成為脫貧攻堅戰場上的“輕騎兵”——若干年後,當人們回望今天這場偉大的脫貧攻堅戰時,電視媒體留下的那些影像,注定會成為珍貴的歷史記憶。畫面切換間,人們需要銘記的,除了電視記錄者的角色,還應該有參與者的身份。過去幾年,很多電視節目深度參與脫貧攻堅戰,在不同的場景中扮演著扶貧故事講述者、扶貧政策“翻譯官”、扶貧資源“連接器”的角色,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用攝像機寫下了屬於自己的詩行。

  做好扶貧政策的“翻譯官”

  貧窮不僅會限制人的想象力,也會限制人的認知力和理解力。

  位於燕山北麓的河北豐寧是國家級貧困縣。該縣的十七道溝村,隱藏在大山深處,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民們曾經居住在破舊的房子中,幾十年如一日地忍受著貧困的煎熬。

  這裡曾是扶貧政策無法到達的“最後一公里”。就拿土地流轉來說,不少村民對於把祖祖輩輩視為命根子的土地流轉給企業和種糧大戶總是不放心。“萬一企業經營失敗了怎麼辦?”“萬一人家將來不願意把土地交還給我怎麼辦?”“土地租出去,萬一遇上歉年糧食不夠吃了怎麼辦?”……徘徊在村民心頭的那麼多個“萬一”,反映出鄉親們對國家的政策不了解。

  要治窮病,先治“心病”。東方衛視《我們在行動》節目組帶著演員王寶強、郭碧婷和企業家潘石屹等名人走進十七道溝村,他們所做的,不是給貧困群眾送點糧、油、米、面,而是耐心地為他們宣講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勸說他們加入村民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和分紅的形式發展養豬場。

  看到平時只能在電視上見到的名人出現在村里,並親自為大夥兒的脫貧致富出謀劃策,村民們的臉上漾滿了笑容。

  就這樣,《我們在行動》利用名人的公信力和影響力,為黨和政府的扶貧政策進行了成功的“翻譯”,化解了群眾心頭的疑慮,幫助當地搞起了跑山黑豬養殖,還幫他們打造了一個極具鄉土特色的跑山黑豬旅遊文化節。節目播出後,當地的跑山黑豬肉銷售額達220多萬元,數十個加入了合作社、投身黑豬養殖的貧困戶迅速脫貧。不僅如此,很多十七道溝村在外打工的年輕人被節目中展現的黑豬養殖業吸引,紛紛回鄉參與黑豬養殖,形成了本土人才回流的好現象。

  目前,利用名人來助力扶貧已成為扶貧類電視節目的“標準動作”。《決不掉隊》中,劉媛媛、黃薇、韓磊等社會知名人士相繼成為節目的體驗嘉賓,實地體驗貧困,為幫助貧困戶脫貧奔走呼籲。《脫貧大決戰》中,知名主持人阿丘擔任脫貧觀察員,還邀請了海霞、剛強、水均益、鄧亞萍、任魯豫等觀眾耳熟能詳的名人擔任“特約記者”。名人和脫貧掛起了鈎,“特約記者”和農村連上了線,名人形象的情境置換帶來巨大的陌生化效果,產生了諸多的“不確定性”,從而擴大了貧困地區的知名度,也為節目吸引觀眾創造了條件。

  甘為扶貧資源的“連接器”

  電視節目參與扶貧,是作秀還是動真格?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冷凇認為,扶貧類電視節目要想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必須把宣傳的“形”與脫貧的“實”結合起來,甚至“實”比“形”更重要,不僅要做脫貧攻堅的記錄者,更要做脫貧攻堅的參與者。如果貧困群眾不能通過節目獲益脫貧,節目的形式再花哨,內容再好看,收視率再高都算不上成功。

  一無資金,二無技術,扶貧類電視節目如何才能鼓起貧困群眾的錢袋子?“攢局,當好各類扶貧資源的‘連接器’。”《我們在行動》節目制片人陳蓉這樣回答。

  在她看來,明星有影響力,企業家有資金、項目且懂市場,科研人員掌握技術,這些人在脫貧攻堅中,單打獨鬥效果可能不明顯,可一旦將他們“嫁接”到一起,幫他們找到相匹配的社會資源,便會發生奇妙的化學變化,產生扶貧的巨大能量,而扶貧節目應該承擔起組局者的角色。

  扶貧節目的主創人員更像產品經理,在他們的組織和策劃下,《我們在行動》中的企業家、明星、科研人員,每到一地都在深入了解、體驗和思考的基礎上,為當地選擇一款有特色、有潛力的農產品,幫他們做品牌包裝、產品宣傳、技術支持、市場對接,為貧困群眾提供“一條龍”式的脫貧方案。比如,在雲南楚雄,節目組發現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彝綉別具民族風情,但綉娘水平參差不齊、綉品銷售渠道單一、設計不足,於是節目組主動聯繫致力於推廣彝綉的服飾龍頭企業整合資源。

  無獨有偶,《脫貧大決戰》也將整合社會資源作為節目的重要發力點。在節目的牽線搭橋下,河南濮陽範縣聯合知名烹飪學校,為當地的韓莊村打造荷花宴食譜,助力鄉村旅遊;河南方城縣聯合視頻客戶端,教授村民通過直播售賣農產品;三門峽盧氏縣聯合鄭州師範學院建立產學研合作基地,幫助當地打造蘭花工程實驗室,助力產業升級。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多次參加文藝扶貧活動的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對此深有感觸,他認為,精神上的貧困比物質上的貧困更危險。

  翁丁村是雲南中緬邊境的一個民族村莊,新中國成立後才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了社會主義社會。得知當地25歲的佤族小夥肖光華返鄉助力家鄉脫貧事業時,《我們在行動》節目組邀請千里之外的老藝術家牛犇專門視頻連線,為肖光華和鄉親們加油打氣。歌手張藝興將流行音樂和當地民族音樂巧妙融合,創作一曲《芭蕉樹》,希望用音樂提高鄉親們的心氣兒。“送文化”活動讓當地村民的無奈和憂愁少了,活力和希望多了。

  《脫貧致富電視夜校》經常將脫貧典型人物請到台前,跟觀眾分享自己的脫貧致富經驗。例如,海南省瓊中養蠶致富帶頭人王國謙等脫貧致富典型,更容易激發貧困群眾的移情心理。《脫貧大決戰》則依托河南衛視品牌欄目《梨園春》的戲曲名家資源,將戲台搭到了貧困群眾的家門口,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戲曲形式,倡導貧困群眾樹立自強、誠信、感恩意識,激發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內生動力。

  專家認為,這些扶貧類電視節目,不再以獵奇的目光而是以平視的角度看待貧困群眾,講述他們的故事,反映他們的呼聲,為他們鼓勁打氣,並組織各種資源發展扶貧產業,幫助貧困群眾增加收入,為電視熒屏增添了一抹亮色。

  “以前做節目,總怕同行模仿,而現在這個節目的模式,我們希望它在全國開花。”陳蓉說。

  (來源:光明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