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2019年度十大“科學”流言公布
http://www.CRNTT.com   2019-12-18 11:28:30


  中評社香港12月18日電/據央視新聞客戶端17日報道,今天(17日)中國科協在京舉辦了“典贊·2019科普中國”活動,活動現場發布了多項科技領域評選結果,其中最受關注的2019年十大“科學”流言終結榜也新鮮出爐。登上這份科學流言終結榜的十大科學流言分別是:

  1.5G基站輻射對人體會產生很大影響

  流言內容:一位互聯網知名人士宣稱,5G基站密度極其高,因為是毫米波,振動頻率高,對水分子和氧分子的一些震蕩頻率可能會產生共振。他根據自己的物理知識判斷,5G基站對人體的危害是很大的。

  辟謠內容:首先,輻射是一種能量傳遞方式。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自然界電閃雷鳴、太陽黑子活動等都會產生電磁輻射,並伴隨著生命產生和演化的整個過程。在日常生活中,無線電台、微波爐、電磁爐、電腦、電視機和吹風機等都是電磁波的發射源,可以說電場輻射已經是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其次,手機、基站的電磁輻射能量較小,不能使得DNA鏈斷裂,屬於非電離輻射,與X光、核輻射等電離輻射完全不同,它主要是熱效應。而且,現代無線通信技術都採用了上下行的功率智能控制技術,所以通信基站數量越多,手機通話效果就越好,而手機和基站的電磁輻射反而會越小。最後,按照國家標準要求,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需要小於40微瓦/平方厘米。在實際執行的時候,運營商考慮到不同制式無線通信信號的叠加,工程施工會控制在8微瓦/平方厘米以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