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不閱讀的中國人”緣何那麼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8-08 11:17:07  


 
  瀋陽一家書店的老闆王先生說,多數人在網上買書,書店經營並不好。賣得出去的就是些教輔考試、評職稱、當紅作家的暢銷書等。他覺得人們有些“功利性閱讀”,“教男人怎麼成功的、教女人怎麼吸引成功男人的書好賣”。

  不少受訪者表示,圖書定價太高也是自己不讀書的原因之一。

  “現在書太貴了,動輒就要四五十塊”,北京的潘小姐告訴記者,自己雖然很喜歡看書,卻常常因為書價太高而捨不得買。

  也有專家表示,手機、網際網路等新媒體的興起,對傳統閱讀方式造成巨大衝擊,習慣了網絡“淺閱讀”的民眾,難有耐心閱讀“大部頭”。

  天津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張寶義認為,人們不是不閱讀,是閱讀的方式在變。從紙質書變成電子書、微博、微信。但這樣的問題是,只能獲取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要領略經典著作深刻的美,需要時間和耐心。

  而書籍品質參差不齊的問題同樣困擾著眾多讀者。

  “我大學的時候很喜歡讀書,因為那時候的書寫的認真,很有深度。”有網友在新浪網上留言,“現在已經不愛讀書了,很多寫書的人已經脫離了時代。”

  80後家長陳麟也抱怨不知道給女兒買什麼書,“咱們小時候還有《舒克和貝塔》、《皮皮魯和魯西西》,現在好多書里都充斥著愛情、暴力,適合孩子看的少。”

  “要激發民眾的閱讀慾望,就要多出好書,”周孝正表示,好書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經得起市場的選擇。

  另一個問題則是公共閱讀資源和設施數量有限。由國家圖書館館長周和平主編的《中國圖書館事業發展報告2012》統計,2012年中國共有縣級以上獨立建制的公共圖書館3076個,而截至2011年底,中國平均每44萬人才有一所公共圖書館,平均每3201平方公里才擁有一所公共圖書館,人均擁有圖書量僅為0.52冊。

  “政府應該將重點放在閱讀環境的創造,比如增加圖書館數量。”周孝正說,是否讀書是民眾自己的事情,但政府要加大在這方面的財政投入。

  近日,全民閱讀立法已列入2013年國家立法工作計劃,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爭取在年底形成較成熟的方案提交國務院法制辦。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需要立法推動解決的問題包括:中國國民的平均閱讀水準低於世界文化強國水準;未成年人閱讀狀況不容樂觀;國民閱讀公共資源和設施不足、不均衡;閱讀內容良莠不齊等。

  “這不是干涉是保障,全民閱讀立法值得期待,”張寶義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