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皮爾唐人”或許與名利無關,但其之所以聞名,則是因為這一事件捲入了眾多知名學者。查爾斯.道森是20世紀初英國一位業餘考古學家,隨著德國發現了尼安德特人,法國發現了克羅馬農人化石,現代科學及現代人類學發源地的英國卻沒有任何可以追溯的史前人類,這讓道森似乎產生了和藤村新一一樣的焦慮。他“出人意料又情理之中”地填補了這個空白,在英格蘭南部蘇塞克斯郡的皮爾唐地區,發現了“比直立人更接近現代人的直系祖先”———一個有著人類特征的頭骨,和有著明顯猿類特征的下頜骨。儘管懷疑從發現以來一直沒有停止過,但道森的榮譽也沒有間歇,包括20年代參與“北京人”發掘的德日進、埃及中心論人類學家史密斯,甚至《福爾摩斯探案集》作者柯南道爾爵士都因讚賞他發現“舊石器時代頭骨缺環”的成就而在日後蒙羞。道森死後40年,在氟化物含量測量手段進入考古學界後,他的騙局被揭穿,頭骨與下頜的含氟量嚴重不吻,分別來自(現代)人類和猩猩,顯微鏡檢測進一步顯示了後者被加工的痕跡,那些始終抱懷疑態度的學者,終於獲得了遲到的永恒榮譽。但騙局的製造者卻不再有機會陳述最初的動機。
“奧卡姆剃刀原理”
“誰發現了美洲?”北歐人?中國人?非洲人?又是一個老生常談,經久不衰的話題。那麼答案呢?北歐人確實在紐芬蘭留下了生活的遺跡,但在氣候與當地人群(愛斯基摩人與其他印第安人)的雙重壓力下,放棄了他們在北美高緯度地區的定居點,並再沒有後來者的前赴後繼。而中國人與非洲人也同樣沒有“發現”美洲,業餘考古愛好者只是沒有分清印第安人或早期歐洲定居者留下的生活遺址,把這些晚近的遺跡按照自己任意的遐想,比附了中國神話中的“扶桑”。除了那個後來對歐洲來說具有“發現”意義,並能押韵的名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唯一可以稱得上美洲真正發現者的,就是17000至12000年前,沿白令海路橋進入美洲的數批西伯利亞居民。
關於北美“土墩建造者之謎”;柏拉圖筆下“亞特蘭蒂斯消失之謎”;建造複活節島、瑪雅金字塔之類“史前外星人”的多情聯想;以及和埃及金字塔有關的眾多傳說、詛咒之謎,雖然離我們的生活相對遙遠,但依然時常成為各類打著“探索或發現”旗號讀物、電視節目的噱頭。那麼如何使自己成為見識卓越、自信而擁有絕佳判斷力的人,作者推薦了一個“奧卡姆剃刀原理”:在思考問題時,在試圖解決一個問題或解釋一些現象時,“存在不能複加到必然性之外”。換言之,以最少的設想或增添來說明一系列觀察到的解釋或假設———也即不要對這些存在加上不必要的假設———是最好的解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