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史美倫見證內地翻天覆地真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9-09-24 10:41:03


史美倫回憶,內地改革開放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
  中評社香港9月24日電/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70年的新中國歷史上,相信最為港人所熟悉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展的“改革開放”政策。“當年到上海出差,由於電力不足,晚上幾乎是摸黑在街上行走,個體戶將臨街的民居門戶打開,擺賣水果,內里燈光昏暗......現在北京、上海、深圳的發展與香港沒有分別,基建、公路、高鐵、橋樑的發展,令人瞠目結舌,某些偏遠地方的橋樑興建,簡直要用震撼來形容!”在80年代後期已經常回內地工作的香港交易所(0388)主席史美倫,正是近距離觀察內地一點一點改變的“見證人”之一。改革開放令內地出現翻天覆地變化,也令史美倫感受至深。
 
   香港文匯報報道,史美倫日前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坦言,新中國70年,很大成就在過去40年的“改革開放”,“當年聽到內地頒佈‘改革開放’政策,當時身處其中,並不覺得這是一個很特別的政策,甚至大家也只是‘人雲亦雲’地去提及此政策。直到真正看到有實際改變發生,才正式感受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
 
  80年代訪滬 入夜後烏燈黑火 

  她回憶說,80年代中後期,作為律師的她已經常要穿梭內地,代理跨國公司投資內地的項目,可謂看其中一個受惠城市上海的每個改變。“當時內地的條件並不佳,無論當時入住的酒店、各種城市配套等也落後,對我來說,現在印象還很深刻。”
 
  她很記得當時因為內地的電力不足,晚上幾乎是摸黑在街上行走,特別是坐車的時候,很不習慣,因為香港的燈光很亮,對比很大。“最記得在上海初見到個體戶的時候,帶給我很大的震撼。要知道,在改革開放前,根本不可能出現個體戶。”她續說,“最初時候,個體戶普遍只是將臨街的民居的門戶打開,變成了商舖,在裡面擺賣一些水果、雜物、小食等,貨品款式也不多,而且那些商舖的燈光是很暗淡的。”
 
  硬件軟件都經歷快速發展 

  不久後,愈來愈多的個體戶應運而生,慢慢地,她留意到那些商店面積大了、燈光亮了、貨物種類也變多了。那時她才真正意識到,內地的改革開放不是“嗌口號”。她表示,“現在我們回頭看來,更覺改革開放政策的宏大。內地無論在基建、公路、高鐵、橋樑的發展,都令人瞠目結舌,尤其是內地某些偏遠地方的橋樑興建,簡直要用震撼來形容。”
 
  “時至今日,我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已發現跟現在的香港沒有分別,無論在物質上的條件、人民的質素,跟香港已經沒啥區別,這些都是很實際的改變。”史美倫後來加入香港證監會及內地證監會負責監管工作,並參與了籌備聯交所引入H股的工作,至今已有25個年頭。
 
  內地改革 助港鞏固國際地位 

  香港市場在過去20多年來,扮演連接中國與全球市場的橋樑角色,為很多內地企業提供“走出去”的平台,更幫助他們引入了現代化的管理模式與公司治理文化。同時,也因為大量內地企業來港上市,使國際投資者對香港市場更感興趣。“我們也因為有國際資金的來到,才能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所以我們既有自身的努力,又有內地改革的時機,亦有國際資金對內地的興趣。香港有今天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大家應該珍惜。”
 
  她直言,很慶幸遇上了祖國改革開放這個上佳的時機,並且為祖國出一分力。不單她的個人事業有長足的發展,內地的人民生活質素也數級跳地提高。她由衷地說,中國由以前一個貧弱的國家,發展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對國家有今日的成就非常驕傲,相信國家將繼續深化改革開放。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