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一戰中國勞工:那些被遺忘在歐洲的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1 09:58:03  


法國招收的華工在營地內領飯
  從上個世紀初到這個世紀的一百多年裡,這些背井離鄉的中國勞工也許是當權者手中微不足道的棋子,又或是洋人眼裡倔強沉默的“工蟻”,抑或是家人心中那一絲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期盼,但其實這些來自他人的印象都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們雙手緊握自己的命運,勇敢地走進遙遠陌生的西方世界。而我們,既不能去剪齊那遙在異國墓地上的荒草,大約也只好將那些越去越遠的荒草記在心底。

  1917年春天的威海衛,山東萊蕪牛泉鎮上裕村農民畢粹德背著行李默默地站在隊伍裡,等待登船。此時的他對於將要去的地方、將要做的事是茫然無措的,他也完全沒有預想到自己的人生會在歷史的某處留下重重的痕跡。他心中唯一篤定的是當他再次回到山東老家時,家中一歲的兒子一定長很高了。

  然而,當他再次見到來自家鄉的人,已經是九十多年後了。此刻,他長眠在法國索姆省博朗古的小村莊裡,墓碑上刻著“編號97237,卒於1919年9月27日”。與他同眠在此地的還有十四個中國人:黃子春,昌樂人;王兆祥,曹縣人;李福臣,昌樂人;閆寶同,沾化人;安西瑞,沾化人;陳家浩,安丘人;李國佟,青州人;龔春山,湖北人……

  比起他們來,來自江蘇丹陽的朱桂生顯然是幸運的。2002年的春天,他以106歲的高齡在法國拉羅謝爾市仙逝,拉羅謝爾市政府盛贊他是“融入法國社會的典範,拉羅謝爾市民的驕傲。”法國報紙說:“他的辭世標誌著一段歷史的結束。”

  只是在1917那一年,年僅二十歲的朱桂生和畢粹德一樣,或許內心充滿了對前程的迷茫與焦灼,或許還有對故土的牽掛與留戀,但一定沒有預見到自己會親身參與兩次世界大戰,並和一個異國女子結成婚姻、生養子嗣,將終生奉獻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

  從索姆省到拉羅謝爾,從諾萊特到佛蘭德,在歐洲的土地上,異國的野草就這樣漸漸地掩埋了這些中國男人的前世今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