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自衛隊實力:規模不大,勢頭強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5 11:02:44  


日本航空自衛隊機群。(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5月15日電/日本自衛隊實力受人關注。軍事專家指出,從武器裝備、軍事技術和可以動員的武裝力量看,未來日本將是一個不可小視的戰爭強國。

  人民日報報道,冷戰結束後,日本根據安全形勢的演變,以及高技術戰爭的需要,以21世紀的軍隊建設為準則,力爭在軍隊高技術化、尤其是武器裝備的改進和更新方面打開新的突破口,建立一支“精幹的高技術化的軍事力量”。自衛隊每年獲得約5萬億日元資金(約合420億美元),是全球獲得撥款最多的部隊之一。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日本軍費開支增幅都在8%以上。90年代以後,日本一直保持防務費用總額世界第二。 

  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從表面上看,日本武裝力量規模並不大。但實際上,同傳統軍事強國英國相比,除了在核武器、遠端轟炸機、核動力潛艇等少數幾個領域外,日本的軍事實力已相當於或超過英國,成為世界幾個軍事強國之一。有軍事專家指出,日本軍備不斷擴充,已具有了“僅次於美國的軍事實力”,它的海上自衛隊綜合戰鬥能力甚至已經超過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 

  根據計劃,到2010年,日本“自衛軍”將有12萬至13萬人的總兵力,雖比現有人數少,但在“精兵化”趨勢下,可形成現有兵力兩倍的戰鬥力。 

  中國國防大學的軍事專家李大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日本的武器裝備、軍事技術和可以動員的武裝力量及其戰鬥力
而言,未來日本將是一個不可小覷的戰爭強國。 

  首先,從近幾年日本在軍事建設上看,它確實已經具備了組建一支強大、現代化軍隊的大部分條件。為了提高軍事力量,日本軍費連年上升。 

  其次,日本的軍事技術發展勢頭強勁,在不少領域已經與美國並駕齊驅,而在軟體、雷達、通信網路管理、微電子和材料等重要領域,日本已處於領先地位。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日本的軍事技術已經嶄露頭角。當時,美國的報紙就曾指出,如果沒有日本的電子產品,美國的精確制導武器就無法實施精確打擊。 

  據稱,美國的鐳射制導武器中,70%的電子產品是日本生產的。從戰鬥機到軍艦,美國尖端武器電子裝置中所使用的陶瓷部件,95%是日本製造的。外國軍事技術專家認為,在半導體領域,日本至少領先美國5年。 

  第三,日本的民間企業在戰時能迅速轉為強大的軍工企業。日本沒有專門的軍工企業,武器裝備的生產、製造全部委託民間企業,大型民間企業均有專門生產軍工產品的部門。目前,日本有資格接受軍品訂貨的企業已達2000多家,基本形成了一個技術先進、門類齊全、潛力巨大的軍事科研生產體系。

  專家點評:今後十年是自衛隊關鍵期

  長期以來,基於“和平憲法”和《日美安保條約》的規定,日本實行國土“專守防衛”的安全戰略,將武裝力量嚴格限制在本土範圍內。 

  日本真正突破向海外派兵的禁令是1991的海灣戰爭以後,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既要求日本出錢,也要求日本出兵,這就給日本向海外派兵提供了藉口。1991年4月,日本政府派出一支掃雷艦隊,前往海灣地區,邁出了向海外派兵的第一步。 

  “9•11”事件後,日本國會又借國際反恐和伊拉克戰爭之機,派自衛隊前往伊拉克,這是日本自衛隊首次踏上處於戰爭狀態的外國領土。 

  1997年9月,日美共同發表新《日美防務合作指導方針》,制訂了旨在針對“日本有事”和“周邊有事”的聯合作戰計劃,突破了“和平憲法”禁止行使“集體自衛權”的限制。 

  2004年12月,日本政府通過的新《防衛計劃大綱》,將防禦重點由北方轉向西方,把朝鮮和中國視為假想敵;並且通過2005―2009財政年度的《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決定放寬對“武器出口三原則”的限制。這是自衛隊轉變性質的重要一步。 

  2007年日本防衛廳升格為省,此舉不僅僅是提升了原防衛廳的許可權和地位,而且在法律上為日本自衛隊“名正言順”地走向海外掃清了障礙,更有可能會改變日本和平國家的組織架構。 

  國防大學軍事專家范震江表示,今後5至10年是日本自衛隊發展的關鍵期,日本自衛隊如何定位,將直接影響東亞及至整個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安全。 

  他表示,日本自衛隊迅速擴張,讓世界非常擔憂。隨著自衛隊的“走出去”,日本將給亞洲和世界帶來什麼後果,值得中國和周邊國家關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