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走進“凡爾賽宮與紫禁城”大展文物打包現場
http://www.CRNTT.com   2024-03-16 10:28:49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當地時間11日,位於法國巴黎近郊的凡爾賽宮因周一閉館顯得寂靜空曠。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一群工作人員正忙得熱火朝天。

  正值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遊年,凡爾賽宮和和故宮博物院共同舉辦的“凡爾賽宮與紫禁城:17、18世紀的中法交往”展覽將於4月1日在北京拉開帷幕。臨近開幕,凡爾賽宮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地“打包”法方展品,計劃不久後運往北京。

  此次“凡爾賽宮與紫禁城”聯合大展被列入2024年中法精品人文交流活動清單,將通過中法博物館收藏的瓷器、繪畫、書籍、科學儀器等,展現17世紀下半葉至18世紀中法兩國宮廷間的交往以及在科學、技術和藝術領域廣泛交流的歷史。

  走進文物“打包”現場,記者看到路易十四、路易十五和路易十六的畫像“齊聚一堂”,或被安置在貨箱中,或平躺在工作台上接受包裝,或斜靠在角落裡安靜等候。這些歷史課本中的“熟面孔”,都曾見證百餘年前中法文明交流盛況。

  1686年,暹羅使節攜禮物朝見路易十四,其中包含瓷器、漆器、金銀器等大量中國器物,深受國王喜愛。那一時期,法國自上而下掀起“中國熱”。如今,凡爾賽宮仍珍藏著不少中國藝術品和仿效中國產品而制的法國工藝品。1688年,路易十四派遣的法國傳教士團一行在紫禁城見到康熙皇帝,帶來當時西方的科學儀器,以及數學、地理、天文、醫學等知識。法國傳教士攜帶來華的科學儀器和清宮造辦處依此仿制的科學器具至今收藏在故宮博物院。

  負責監督文物“打包”工作的凡爾賽宮工作人員摩根娜·貝爾托告訴記者,法方為此次展覽借出70餘件文物,包括瓷瓶、陶瓷餐具等藝術品和家具,也不乏繪畫和雕刻藝術品等。

  文物“打包”過程乍看簡單,實則步步“精心”。據貝爾托介紹,為盡量減少文物在搬運過程中晃動,每件展品的包裝都需“量體裁衣”。工作人員需提前測量和記錄文物尺寸大小,根據其結構、材料、形狀和脆弱程度,選擇合適的包裝方式。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