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絲路古道文韵長
http://www.CRNTT.com   2024-01-24 10:09:05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據新華社報導,文明肇始江河。以4大內陸河水系、19條主要內陸河串起的河西走廊,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格局演進中貢獻獨特。

  2600多公里漢、明長城蜿蜒向前,護衛東西交往;5處世界文化遺產、53處石窟星羅棋布,讓千年“絲帶”閃耀兼收並蓄的文明之光;寓意武功軍威、張國臂掖、有泉若酒、盛大輝煌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古城,歷經兩千多年仍活色生香;《涼州詞》《八聲甘州》等古調、絕唱,再現人間萬象……

  絲綢古道兩千里,文明交匯五千年。進入新時代,河西走廊循古而來,向新而行。在接續不斷的守正創新中,一幅書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千里文化長卷正徐徐展開。

  多元一體:在石窟長廊探尋文明昌盛密碼

  “古刹層層出上方,雲梯石磴步回長。”一場冬雪過後,海拔2500多米的馬蹄寺石窟變得靜悄悄。仍有遊客三三兩兩,踏雪而來,沿著近乎垂直的崖體拾級而上,盡情感受儒佛並存、兼收並蓄的文化氣度。

  位於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市馬蹄寺石窟群,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比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建造的時間還要早。據《甘州府志》記載,馬蹄寺石窟原本是晉代大儒郭瑀及其弟子建造的讀書講學之地。此後,佛教沿河西走廊東漸,“後人擴而大之加以佛像”。

  從張掖馬蹄寺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到瓜州榆林窟、敦煌莫高窟,一座座石窟宛如珍珠散落河西走廊。千百年來,這條石窟長廊以得天獨厚的文化寶藏,記錄了絲綢之路的興衰,見證著東西方文明的交融。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