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水滸傳》中的“武藝”與“本事”
http://www.CRNTT.com   2024-01-19 10:59:28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作者:崔樂泉(鄭州大學特聘教授)

  在中國文學史的長河裡,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為何具有經久不衰的魅力?除了人物形象鮮活,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外,《水滸傳》還有一個其他許多古典名著所不具備的特點,那就是它通過對武術技藝和器械的展示,將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武術文化展現在讀者面前。

  其實,讀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這部小說雖然有不少情節涉及武打場面,且全書描寫的各種名目的武術器械更是不計其數,但書中始終沒有出現“武術”一詞,相關的描寫詞語多以“武藝”“本事”等形式出現。

  《水滸傳》第十三回,青面獸楊志和索超的徒弟周瑾進行比試時,受到兵馬都監聞達喝止:“論這兩個比試武藝,雖然未見本事高低,槍刀本是無情之物,只宜殺賊剿寇,今日軍中自家比試,恐有傷損,輕則殘疾,重則致命,此乃於軍不利。”第十五回,智多星吳用用激將法勸阮氏三兄弟入夥時,阮小五多次強調,“我們弟兄三個空有一身本事”“我弟兄三個的本事,又不是不如別人,誰是識我們的”。書中多次出現“武藝”和“本事”,反映出當時人們是將二者混用的。這實際上反映了中華傳統武術發展演進中的一個現象,那就是“武術”一詞的前身是“武藝”,而“本事”“手段”之類的稱呼,則是《水滸傳》所處特定時代對武術技藝的異稱。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華傳統武術的豐富多彩。而正是這些精彩的被稱為“武藝”“本事”的武打技擊形式,共同構建了獨特的水滸武術文化。

  十八般武藝:多樣的武術器械

  《水滸傳》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性格迥異的英雄形象,每位好漢往往對應的武器也各有不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