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河南洛陽再現陸渾戎王級大墓
http://www.CRNTT.com   2020-12-04 12:00:35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據光明日報報道,整套的編鐘、編磬,保存較好的陪葬車馬坑,數量眾多的骨貝及陶、玉、金、瑪瑙、漆器……近日,在位於河南洛陽的徐陽墓地,隨著一系列豐厚的隨葬品相繼出土,一座2600多年前的陸渾戎王級大墓(編號M15)呈現在世人面前,這也是徐陽墓地考古發掘的第二座王級大墓。專家認為,其對探索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民族融合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隨葬品及喪葬習俗指明墓主戎人身份

  12月2日,徐陽墓地考古工地寒風凜冽,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正在有序推進考古發掘工作。走近新發掘的墓室可以看到,黑灰色的泥土中,有不少當時的貝幣散落四處。在墓室東側,整套的編鐘、編磬排列有序,花紋清晰、樣式精美。

  “從這些高規格的隨葬品及墓葬周圍分布的陪葬車馬坑,可以推斷出這是一座陸渾戎王級大墓。”考古發掘現場負責人吳業恒介紹,這座大墓長7.85米、寬5.5米、深6.8米,葬具為一棺一椁,歷經2000多年,儘管椁頂及側板已腐朽,但棺木上的紅色漆皮依然鮮艶。此外,墓內還發現了銅車馬器、玉璜、玉扳指兒、骨鑣及陶、玉、金、瑪瑙、漆器等隨葬品。

  最特別的是,墓室內發現6具遺骸,考古人員推測其中一具可能是墓主人,另外5具是殉葬者。“該墓葬所發現的以人殉葬、貝幣陪葬及在車馬坑或墓內放置馬牛羊頭蹄等行為,都和中原地區的喪葬習俗不同,但是和西北戎族、狄族的喪葬習俗相吻合。”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史家珍介紹,從隨葬品和喪葬習俗來看,該墓葬與這一區域出土的其他墓葬一致,為確認陸渾戎墓提供了更多證據,而隨葬銅禮器、車輿規制等則顯示其受到同時期中原文化的強烈影響。

  出土文物器型和紋飾符合春秋時期特征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徐陽墓地在文物考古界知名度頗高。它位於洛陽市伊川縣鳴皋鎮徐陽村一帶,墓葬主要分布在以徐陽村為中心的順陽河及其支流兩岸台地上,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墓地所在地地勢平坦,丘陵環抱,西、北有陸渾西山和鹿蹄山,東、南為伊河西岸開闊穀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