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周恩來和林彪向張治中提出四項條件:
黨的不足:在抗戰建國綱領下,取得合法地位,並實行三民主義,中央亦可在中共地區辦報。
軍隊不足:希望編四個軍十二個師,並按中央軍隊待遇。
陝北邊區:照原地區改為行政區,其他地區另行改組,實行中央法令。
作戰區域:原則上接受中央開往黃河以北之規定,但現在只能做準備布置,戰事完畢保證立即實施,如戰時情況可能,(如總反攻時)亦可商議移動。
同時表示,如果國民黨方面認為這些條件可談,即請委員長指示林師長留此繼續談,如認為相差太遠,則請委員長指示他的具體方針,交林師長帶回延安商量。
直到1943年1月9日,張治中才向周、林表示:中共所提條件與中央希望相距甚遠。實際上採取“拖”的辦法,此1943年5月,共產國際宣告解散,國民黨估計中共將陷於困難,更無意進行談判。6月4日,張治中正式通知周恩來、談判需要“擱一擱”。6月7日,林彪和周恩來第三次會見蔣介石,提出他們二人想回延安,蔣介石表示同意。6月23日,二人動身返回延安。
這次林彪的重慶之行,就談判的內容來說,沒有取得什麼成效,但對改善國共兩黨關係,爭取團結重慶各界人士,還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林彪在重慶期間,蔣介石認為他是難得的軍事人才,又是黃埔軍校的學生,曾指示特務頭子戴笠,以黃埔同學會的名義,招待並影響林彪,爭取把他拉到國民黨陣營中來。戴笠和唐縱、康澤、滕傑、賀衷寒等人幾次在漱廬集會,研究拉攏林彪的辦法,商量來商量去,認為像林彪這樣的人物,是很難拉攏過來的,只有請他吃幾次飯,看情況再說。
據唐縱10月17日的日記中說:“林彪,黃埔第四期畢業,現任一一五師師長,前年負傷赴莫斯科醫病,今年始回國,據林在蘇系學習機械化,觀其面部一臉陰氣,深沉陰險而幹練,言談審慎。”
此後,林彪與蔣介石再沒有見過面,直到文化大革命時,林彪成為“永遠健康”的副統帥,成為毛澤東的法定接班人,蔣介石憑借他多年的政治鬥爭經驗,曾向陶希聖等人斷言:我絕不相信林彪會和毛澤東合作到底,據說在重慶時,林彪背後曾向鄭介民表示過對毛澤東的不滿,稱毛“疑心太重”,鄭介民向蔣介石作過匯報。因此,蔣介石才作出以上的判斷。
1971年,發生了“九一三”事件,林彪乘飛機外逃,摔死在溫都爾汗。蔣介石再次向陶希聖等人表示:“可惜當初沒有建立林彪這條內線”。(摘自《蔣介石軼事》,王光遠 著,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