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清初文字獄六大冤案 毀掉多少名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0 16:35:47  


 
  戴名世只因一段文字被殺

  戴名世《南山集》案,發生在康熙朝後期。

  戴名世,桐城人。自幼聰穎,恃才傲世,遍游中國,名滿天下。57歲那年,會試第一,殿試一甲二名及第(榜眼),授翰林編修,參與編纂明史。戴名世曾著《南山集》,其中有根據方孝標的《滇黔紀聞》來議論南明史事,用南明年號,甚至還有順治殺崇禎太子的議論。康熙五十年,都察院左都禦史趙申喬檢舉戴名世“妄竊文名,恃才放蕩……私刻文集,肆口游談,倒置是非,語言狂悖”。康熙命刑部查處。於是一場文字大獄就此開幕。

  康熙處理此案,快刀斬亂麻,除戴名世、方孝標兩族外,牽連甚眾,為《南山集》作序的、刊刻的、販賣的,與戴名世交往的很多人,均得罪被捕,其中有大名士方苞、王源等。

  此案原以“大逆”論處。這樣戴名世將淩遲處死,其三代以內直系親屬十六歲以上者將悉數被斬,十五歲以下者及女眷將發邊流放;為《南山集》作序者方苞也要處以絞刑;與此案有涉的方孝標家族也將被一並治罪。

  在定性上,康熙很冷靜。他對此案中的所謂“悖逆”文字其實並不在意,因為康熙朝那些明朝遺老王夫之等人的文字遠在其上,康熙都能不予追究。但康熙最終還是沒有放過此案,只是從輕而已。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皇帝下詔:戴名世處斬,已故的方孝標發棺“戮屍”,戴、方族人流放寧古塔。

  寬容的康熙為什麼硬要成此冤獄呢?有人說,都怪戴名世關於前明太子被害的那段文字。雖說那段文字說的是多爾袞,但康熙在幾年前剛用同樣的手法把崇禎最後一個兒子以“冒充”罪名誅殺,而且殺了他全部的兒孫。對號入座,康熙自然不快。戴名世不知忌諱,悲劇自然難免。

  儘管如此,康熙仍高抬貴手。為《南山集》作序的方苞,原定死刑。後來,康熙皇帝親筆批示“方苞學問天下莫不聞”,免死出獄,以平民身份入南書房做皇帝的文學侍從,後來充武英殿修書總裁。雍正朝又累遷為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充《一統志》總裁。乾隆元年,再次入南書房,充《三禮書》副總裁。因病告老還鄉時,乾隆帝還賜翰林院侍講銜。方苞大難不死還有後福,似乎要感謝康熙皇帝的寬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