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北大歷史系教授:辛亥革命是一場早產的革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11 14:26:07  


 
  “從共和革命這個角度來說辛亥革命是早產的”,楊奎松認為,辛亥革命之所以能順利實現,一方面是因為1905年“廢科舉”切斷了知識精英和皇權的利益鏈條,使皇權失去合法性,另一方面是因為滿漢矛盾。“辛亥革命當時還沒有民主的基礎,也沒有民主的意識和宣傳。”這是楊奎松對辛亥革命性質的基本觀點。

  對“辛亥革命性質溫和”的觀點,楊奎松持不同看法:“滿清政府過度虛弱,之所以沒有爆發大規模的戰爭,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滿清政府沒有條件作出這樣的抵抗。”

  妙論

  “社會歷史的演進 應該是漸進的過程”

  楊奎松特別強調,社會歷史的演進應該是漸進的過程。但孫中山和其他中國精英,寄希望於“一場革命解決所有問題”,看到西方民主道路的貧富懸殊和階級分化的問題後,轉而希望尋找更好的學習榜樣,沒有考慮到社會的生產力、文化、意識發展的實際情況。

  “中國五四運動沒有完成思想啟蒙過程,本應宣傳民主、憲政的運動很快轉入社會主義宣傳熱潮,”在楊奎松看來,五四運動的變質又是中國人希望找到一條捷徑的表現。

  “綠地有接近直角的一條路,很多人會抄近路,按照直線從兩個半腰插過來,在綠地上踩出一條黃土路,草都死了,”講座結束時,楊奎松舉了一個生活中的例子,以此說明他對中國革命的看法。“我們的革命當年也是這樣的一種思路,就是老想走捷徑,看到一個新的就想學,舊的就不要了,造成的後果是規矩沒有學成,新的草地也踩壞了。”(來源:南方都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