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毛澤東在臥室約見的三位科學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4 15:40:02  


 
  竺可楨提出農業生產建議毛澤東閱後激動不已

  這三位科學家,李四光生於1889年,竺可楨生於1890年,兩位都是老科學家,錢學森則生於1911年,是後起之秀的科學家。

  他們都是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特別是李四光、竺可楨兩位。李四光曾是“現代評論派”的一位成員,竺可楨曾是厭惡黨派政治的純粹學者和教育家。在他們的思想當中,主要起作用的,是曾流行於中國思想界的自由主義和“科學救國”思潮,以及傳統的“賢人政治”,等等。當然,他們也都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呆子。抗戰勝利不久,周恩來主持中共南方局大力開展統一戰線工作,在重慶成立了“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第一屆理事長是竺可楨,監事長是李四光。1947年,竺可楨擔任校長的浙江大學學潮迭起,“於子三事件”更把浙江大學推到了“東南民主堡壘”的風口浪尖。當時,李四光也正在杭州養病,他曾表態支持學生運動的正義性。

  這三位科學家,也都是新中國科學事業的領導集團成員。當年,竺可楨還與吳有訓、陶孟和等,致函趙元任、趙忠堯、李方桂、張香桐……動員他們回國,錢學森則是當時眾多回國的科學家之一。此後,李四光率先於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錢學森是翌年加入的,竺可楨則是196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的。作為著名的中國科學家,他們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1960年,英國皇家學會的李約瑟在其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的第3卷扉頁上表示說,這本書的出版是獻給李四光和竺可楨的,由此可見其聲譽了。

  1963年1月16日,竺可楨出席了中國科學院黨組擴大會議,闡述了科研工作如何支援農業生產的意見。會後,為了以實際行動支援農業,在當年8月利用休假時間,撰寫了題為《論我國氣候的幾個特點及其與糧食作物生產的關係》的論文。這篇論文詳細分析了中國氣溫、降雨量和太陽輻射3個氣象要素的特點,指出了增加糧食生產的有利條件和可能性,並提出了發展農業生產的具體建議。毛澤東在國家科委的內部刊物上閱讀了這篇文章後,激動不已,遂擬約見竺可楨,以及李四光和錢學森這三位科學家。

  這就有了1964年毛澤東在臥室中約見三位科學家一事。之所以是在臥室裡約見,是因為竺可楨、李四光、錢學森都已是共產黨員,也就不必拘束,進而可以暢所欲言了。同時,毛澤東在床上與科學家暢談,也是他自稱其身上固有的“猴氣”使然。毛澤東曾說:“在我身上,有些虎氣,是為主;也有些猴氣,是為次。”這“猴氣”,在生活上可以理解為厭惡和極力掙脫生活中的一切俗套的習性,表現為隨性和浪漫等。比如這次約見,四位主客,毛澤東是1893年出生的,較李四光、竺可楨都要小,按常理他應該取恭敬之狀才是,然而,毛澤東這次卻是縱情而談。也就在這次約見中,毛澤東毫無拘束地向三位科學家了解並與之討論了一些科學問題,也對三位科學家發表了自己對許多重大科學問題的意見。他熱忱希望三位科學家為攻克科學技術尖端、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貢獻自己的才能。
 
  和毛澤東分工管天的科學家

  1964年2月6日下午,三位科學家被先後邀請到中南海豐澤園。在毛澤東的臥室裡,他們受到了毛澤東的接見。事後,三位科學家在不同程度上都對這次接見有過一些回憶。

  關於這次接見,李四光曾對他的女兒李林回憶說:“主席知識淵博,通曉古今中外許多科學的情況,對冰川、氣候等科學問題,了解得透徹入微。在他的臥室裡,甚至在他的床上,擺滿了許多經典著作和科學書籍,談到哪兒就隨手翻到哪兒。談的範圍很廣,天南海北,海闊天空。”錢學森還寫了回憶文章,他談了“毛主席講了在科學技術發展中,矛盾鬥爭推動事物前進的道理”,等等。

  他們3人中,只有竺可楨留下了寶貴的當天的日記。他寫道:

  “1964年2月6日,下午1點鐘得毛主席電話,要我去中南海談話,並說只約了仲揆和錢學森。我到中南海懷仁堂後的(乙組)時,見毛主席臥室兩間,外間擺滿圖書,內室一大床,桌、椅、床上也擺滿圖書。他臥在床上與我握手後,床前已擺好3椅,我坐下正要問好,他就先說見到我關於《中國氣候的幾個特點》一文,並說農業八字憲法‘水、土、肥、密、種、保、工、管’外,還要加‘光與氣’。他對於太陽光如何把水和碳氧二(二氧化碳)合成為碳水化合物有興趣。未幾仲揆和學森來,就大家談地球形成之初情況,如何空氣合成了許多煤與石油,動植物如何進化。他又提到無窮大與微觀世界、正電子與反電子的辯證法。問錢學森反導彈有否著手,毛主席以為應著手探研。談到仲揆造山運動和冰川,因此談到地質時代氣候變遷與歷史時代氣候的變遷。毛主席又問到近來有否著作可以送他看。3點告別。”

  翌日,竺可楨又在日記中記載了與毛澤東前日約見有關的內容:

  “7日,裴副院長(即中科院副院長裴麗生)來談,詢昨日下午毛主席談話情況。我告以經過情形,但我耳不明、且記憶太壞,所以未必全能記得。昨天所講可以看出:一是關於農業八字憲法,毛主席以為‘水、肥、土、密、保、種、工、管’八字憲法在農業方面照顧尚有缺點,應加‘光和氣’(日光和氣候)。次則關於反導彈問題,並盼能組織一個小委員會研究其事。”

  “昨天和毛主席談後,今日寫了封信給他老人家,並送他《歷史時代世界氣候的波動》和《物候學》各一本,因他老人家昨天曾問:‘你們有什麼著作?’交與沈文雄(竺可楨的秘書)由院送去。”

  有的文章還更詳細地敘述了當時毛澤東和竺可楨的對話,即毛澤東對竺可楨說:“你的文章(《中國氣候的幾個特點》)寫得好啊!我們有個農業‘八字憲法’,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彌補了‘八字憲法’的不足。”竺可楨則回答說:“天有不測風雲,不大好管呢!”毛澤東又說:“我們兩個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來了!”(來源:文匯報 摘自《黨史博覽》2010年11月版)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