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毛澤東評點黨內人物:周恩來是總理角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9 09:53:39  


毛澤東的評點起因不一,背景相異,重點也各不相同,但大致反映出這些領導同志給人印象深刻的特點和貢獻。
  早期著名的共產黨人,在性格、能力、工作方式上,大多特點鮮明,有的還因此獲得一些外號或雅號。

  例如,毛澤東年輕時的外號叫“毛奇”,因他主張“丈夫要為天下奇,讀奇書,交奇友,做奇事,做一個奇男子”。周恩來有“周公”之稱,緣於文化界和黨外人士,有時連毛澤東也這樣稱呼。以“公”相稱,顯尊敬之意,也是周恩來有凝聚力的表現。朱德則是眾所周知的“紅軍之父”,這大概是外國人的說法,在黨內多稱“朱老總”,推其德高望重。任弼時的外號是“駱駝”,葉劍英在一篇文章中說得很明白:“他是我們黨的駱駝,擔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漫長的、艱苦的道路,沒有享受、沒有個人的任何計較。”葉劍英則被人呼為“參座”,因他長期在軍隊總參謀部工作,是難得的參謀人才。劉伯承有“當代劉伯溫”或“軍神”之謂,畢現其軍事家風采。徐海東有“徐老虎”或“中國的夏伯陽”之稱,喻其作戰之勇敢。劉亞樓被說成是“雷公爺”,因其英俊瀟灑,性烈如火。譚震林一直被稱為“老板”,因他在蘇南開辟抗日根據地時,經常穿長衫西褲,化裝成綢布店老板穿越日偽封鎖線。潘漢年被稱為“小開”,因他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時,總是風度翩翩,如同小老板,上海人把老板的公子稱為“小開”。舒同在長征途中書寫標語出名,獲“馬背書法家”稱號。胡喬木長期擔任毛澤東的秘書,處理不少文稿,被稱為“黨內一枝筆”。

  以上這些稱謂,緣起不一,或反映才能,或刻畫出性格,或標示志向,或彰顯業績,或透露作風,由此使他們成為黨史上個性鮮明的“這一個”。

  作為這個精英群體的核心人物,毛澤東對他們大都有過詳略不一的評點,有時候,毛澤東還把自己擺進去,認為在某些方面不如其他領導人。例如,1949年12月第一次訪蘇時,他曾對蘇聯方面的人說,自己談判不如周恩來,搞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要等周恩來來了以後再具體談。1957年11月第二次訪蘇時,毛澤東又對赫魯曉夫說:我們有很多同志,可以擔當領導責任。第一是劉少奇,這個人原則性很強,在我們黨內很有威信;朱老總年紀大了,但威望很高;鄧小平、周恩來都比我強,什麼矛盾都能解決,有缺點勇於當眾作自我批評。這些,雖然是在外交場合出於某種需要講的,卻也反映出毛澤東平時對黨內其他領導人的特點察識於胸。

  更詳細的情況,還可羅列一些。

  關於周恩來。毛澤東1949年12月2日給柳亞子的信中曾說:“周公確有吐哺之勞。”我們知道,曹操有過“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名句,毛澤東借此點明周恩來理政之勤、之德、之能。此前在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上,談到新中國政府未來組成時,其他人事都未商量,毛澤東獨獨談到:周恩來一定會參加政府工作,其性質相當於內閣總理。一直到1974年周恩來身患絕症,在籌備四屆人大時,毛澤東仍然認為,周恩來是總理角色的不二人選,說:“總理還是我們的總理。”

  關於劉少奇。毛澤東1937年6月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談到:少奇在領導群眾鬥爭和處理黨內關係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他懂得實際工作的辯證法,他系統地指出黨過去在這個問題上所害過的病症,他是一針見血的醫生。1963年起草二評蘇共中央的公開信的文章時,原稿講,從30至40年代,“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就在抵制斯大林的某些錯誤的影響”。毛澤東審閱時特意改為“以毛澤東同志和劉少奇同志為代表的中國馬克思列寧主義者”。這樣的評價,在黨內是絕無僅有的。
 
  關於朱德。毛澤東對他最精當的評價是在延安說的兩句話——“度量大如海,意志堅如鋼”。慶祝朱德60大壽時,毛澤東親筆題寫了“人民的光榮”。1973年開軍委擴大會議時,毛澤東依然堅稱:“我是朱身上的毛,朱不能沒有毛,毛不能沒有朱。”他還針對“文革”中有人說朱德是“黑司令”的誣陷之詞,稱之為“紅司令”。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