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大陸首屆蔣介石研討會召開始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27 00:04:21  


 
  2007年1月,浙江大學蔣介石與近代中國研究中心成立。“當時目標之一就是召開一次蔣介石為主題的國際學術會議,推動相關研究的交流與合作。”陳紅民說。他坦言,當時只是把這一目標看作一個遙不可及的願景。不過,出乎陳紅民意料的是,2009年6月,他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很快即獲得同意批復,今年4月會議結束,前後不到10個月,“通常國際會議的周期在一年左右。”

  在陳紅民看來,這次會議申辦成功,說明民國史研究與蔣介石研究的學術環境大為改善,它釋放出來的信息必將促進相關領域學術研究更快的發展。

  今年1月,陳紅民前往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抄閱蔣介石日記期間,美國華文報紙《世界日報》採訪了陳紅民。當時記者反覆追問他,大陸是不是真要開蔣介石的學術會議。

  “他們不相信——實際上,國內的一些學者也有不相信的,問我們有什麼樣背景。”陳紅民對記者強調,“我們沒有背景,是國家在進步。中國大陸學術氣度比過去好了很多,對歷史問題實事求是,改革開放這麼多年,已經有勇氣與雅量對待各種歷史觀點。”他說的這段話最後被《世界日報》刊出。
  
  從“險學”到“顯學”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民國史研究經歷從“險學”到“顯學”的突飛式發展,而民國史研究中以蔣介石研究居多。

  去年,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舉辦的“民國人物與民國政治”國際學術討論會上,十七篇論文中有十五篇研究蔣介石。“蔣介石是民國時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討論民國政治、軍事、外交,都繞不過他。甚至,蔣介石研究的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是民國史研究的標尺。”陳紅民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