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不是對立的
有人認為“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是相互矛盾和對立的,要堅持“韜光養晦”,就不能積極地“有所作為”;要“有所作為”,就會影響“韜光養晦”。“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究竟是什麼關係呢?
筆者認為,應當說“韜光養晦”是為了更好地“有所作為”,而積極主動地“有所作為”又要始終不忘“韜光養晦”。所以“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既不可分割,更是不能相互對立的,而應是辯證統一的整體。
中國既要長期堅持“韜光養晦”,又要積極主動的“有所作為”,這二者是辯證的統一。首先,中國的“有所作為”是按自己基本的外交戰略、外交政策來行事的,如高舉和平、發展和合作的旗幟,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張共建和諧世界等,這些基本的外交戰略和政策,其本身就不是鋒芒畢露而是謙虛謹慎的,其本身就包含著“韜光養晦”的基本精神的。因此按這些基本路線和政策去“有所作為”,其本身與“韜光養晦”就是一致的。其次,從中國的外交策略和外交風格來說,“韜光養晦”主要表現為“堅持十個‘不’”的特點,即:不扛旗、不當頭、不稱霸、不說過頭話、不做過頭事、不鋒芒畢露、不引火燒身、不搞對抗、誰也不怕、誰也不得罪。我國在堅持“韜光養晦”的這些特征和精神的前提下,積極有為、主動有為、爭取更大作為,二者是相輔相成、互不矛盾的。
當然“韜光養晦”不是目的,堅持“韜光養晦”是為了“有所作為”,因此決不能將“韜光養晦”誤解為無原則的“軟弱退讓”。在關係國家主權、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是不能軟弱退讓的。維護國家利益,特別是國家核心利益,應當說是國家對外政策的最高原則,“韜光養晦”與“有所作為”歸根到底都是為此服務的,舍此目的,“韜光養晦”還有什麼意義和價值?因此在涉及國家主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鄧小平的態度一向是非常堅決,毫不含糊的。鄧小平曾多次發出“中國永遠不會接受別人干涉內政”,“不要指望中國人民吞下苦果”的鏗鏘之聲。就在東歐動亂時他講了那著名的“三句話”的當天(1989年9月4日),鄧小平同時又強調“要維護我們獨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我們不能示弱。你越怕,越示弱,人家勁頭就越大。並不是你軟了人家就對你好一些,反倒是你軟了人家看不起你。”(《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20頁)可見,在關係國家獨立主權的問題上,鄧小平是主張“硬”而不是“軟”的。
最近我國對一些國家嚴重損害中國核心利益的舉動採取了強硬的應對措施,西方一些國家和媒體就宣傳中國“傲慢”、“強硬”,說“中國韜光養晦時代結束了”。難道“韜光養晦”就只能“軟弱退讓”、“消極被動”?中國從來就沒有軟弱過,再窮也是窮得有骨氣的。西方媒體實際誤解了中國“韜光養晦”的方針,將其曲解成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也要忍氣吞聲的“一味退讓”。這是不可能的,這是對“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方針的曲解。
“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是剛柔並濟相得益彰的,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的強硬與“韜光養晦”並不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