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余思遠:中國應當警惕“被蘇聯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12 21:42:33  


 
  中國內外都不討好

  解析近年西方的對華意識形態戰略,乃是利用人權、自由等高調,利用中國政府不願意被視為在外力壓迫下屈服的心理,希望壓迫中國在這類議題上,不但因為條件反射而自動放棄主動爭奪,而且在行為方式上,也如被牧羊犬驅趕的羊那樣,條件反射似地走上蘇聯化的道路。應該說這個戰略已初見成效,首先是表現在使得中國當局對這類議題產生過敏,從而難以承認此類議題除去被西方當成國際政治武器以外,本身還具有的合理性,因此堵塞在內部對此類議題進行正常的建設性討論的途徑。對外,因為這類議題被狹義理解為國際政治武器,必然被動跟隨西方起舞,一方面被動防禦,一味在意識形態領域韜光養晦,甚至在西方發生嚴重道德危機時(例如阿以關係、伊拉克戰爭、虐囚事件、金融危機等)又未能挺身而出,通過嚴詞譴責乃至發動應有國際程序(如在聯合國提出有關決議案)來爭奪道德高地。而另一方面,有時在涉及本國現實利益時,又將原則議題當成討價還價手段,不但在世人眼中落下以原則作交換之口實,而且給對手造成用之不竭的可再生攻擊利器。這種犬儒式戰略,只會落得對內、對外數面不討好的難堪被動局面。

  分析現今西方媒體以及中國網絡語境,諸如中國的“信息長城”、“The great fire wall”之說已經成為流行語,甚至已經簡化為“那堵墻(The Wall)”式的不言而喻。其操作方法,與對付蘇聯時期,一脈相承。而“翻墻”已在具備話語權的中國知識精英中漸成流行語,不得不令人擔憂中國正在走進前蘇聯的陷阱。在內政外交上,由於意識形態的被動,存在強烈的被迫蘇聯化的危險。而最近以谷歌事件肇始的一系列動作,無不是美國發揮這一戰略的戰術組合拳。

  以人權進步對付人權進攻

  但是,與前蘇聯不同,中國目前的社會是一個大體上相當開放的體系;中國在國際上從未為非作歹,歷史上支持第三世界國家與西方殖民主義抗爭的信用猶存,且未如蘇聯欲以武力爭霸世界,愚蠢地捲入軍備競賽;中國國內在歷史上形成的民族凝聚力使得人心可用——從這兩年西方操弄西藏、新疆問題而在海內外華人中形成的強烈反彈可見一斑;中國經過三十年改革開放形成了強大的經濟能量、活力和人民的經濟自由。因此,與前蘇聯相比,中國當局具備了相當有利條件。

  一方面,中國當局對外應在戰略上堅持原則,未雨綢繆;戰術上審時度勢,靈活機動,必要時以攻為守。在意識形態上,不僅要積極防禦,更要通過實踐自成體系,主動出擊,乃至製造議題,而不是一味被西方的議題牽著鼻子走。

  要實現這一戰略,就必然要求在另一方面,即對內不要因噎廢食,而是要按照社會發展本身的規律和需要真正解放思想,破除教條,允許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探索。世界上任何思想體系,若不允許探索和思考就必然陷於僵化,陷於落後,陷於被動,最後瀕臨破產邊緣。中國的儒學曾經如此,蘇聯式的社會主義也曾經如此,現代環境下的伊斯蘭更是一個值得深思的例子。具體在行為方式上,必須真正施行仁政,尊重人民,相信人民,以開放對付開放,以人權進步對付人權進攻,最終達到以事實破除謊言的目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