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的廣場協議之後,日本進入了快速升值的軌道。由於美元貶值,很多日本人為自己在世界範圍內的瘋狂購買沾沾自喜,殊不知,他們所看到的所謂經濟繁榮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泡沫”。
由於當時日本企業還缺乏海外投資經驗,對美國資產的大量收購其實非常被動和盲目,結果在期貨、地產等市場都損失慘重。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三菱公司在花14億美元購買洛克菲勒中心不久之後,就以半價再次賣給原主。他們的其他一些投資,如高爾夫球場等都也以失敗告終。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度風光無限的日本人購買的其實是一大堆“泡沫”。
1989年底,日本政府開始意識到“泡沫經濟”的嚴重性,進而採取措施阻止投機,結果使得股價暴跌,地價急劇回落。“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許多家庭的財富化為烏有,許多人因償還不了債務而自殺,日本經濟也隨之進入長達10年的衰退期,日本人稱其為“失去的10年”。
在日本陷入衰退的同時,美國企業和政府卻靠回籠的資金轉而投資各種新興產業。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美國很快從上世紀80年代的經濟停滯中擺脫出來,創造了長時間經濟增長的奇跡。
從喧囂一時的“購買美國”,到短短幾年後“泡沫經濟”的破滅,日本國內對此進行了認真的反思。經濟圈內很多人士將其歸咎於“廣場協議”,甚至稱這是美國的“陰謀”,表面上看也並不無道理。(來源:廣州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