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阿沛阿旺晉美:從達賴代表到國家領導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4 09:01:03  


阿沛阿旺晉美祝賀藏學研討會開幕
  97歲高齡的阿沛.阿旺晉美,是一部人生的大書。他是半個世紀前在中南海勤政殿簽訂《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唯一健在的代表,是西藏自治區政府的主要締造者和首任主席。從年輕的莊園主少爺到西藏地方政府高官,從首席談判代表到國家領導人,在近一個世紀的生命歷程中,阿沛.阿旺晉美投身於時代的偉大變革,親歷了西藏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回首往事,他的內心充滿了欣慰和自豪,雖歷盡滄桑而無怨無悔。

  從年輕莊園主到貴族高官:旗幟鮮明反對“西藏獨立”,力排眾議主張和平談判

  1910年2月,在西藏拉薩一個有蒙古族血統的貴族霍爾康家裡,誕生了一個男孩,取名阿旺晉美。繈褓中的阿旺晉美被母親帶到她在墨竹工卡縣的加瑪莊園撫養。阿旺晉美在這裡度過了他的童年,他的玩友全是農奴子女。童年時的阿旺晉美在拉薩一家私塾學習藏文。14歲時,拜在格西喜饒嘉措門下,學習文法、詩學、歷史和哲學。3年後,又拜三岩地區紅教活佛大蒼為師,修習佛學經典。格西喜饒嘉措和大蒼活佛都是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佛學大師,阿旺晉美從他們的言傳身教中,不僅學到了知識,更學會了做人。格西喜饒嘉措大師是位剛正不阿、嫉惡如仇的人。他熱愛祖國,反對“西藏獨立”,鄙視貴族們爾虞我詐,這些對少年時期的阿旺晉美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使他逐步養成了獨立思考,敢於擔當的性格。而他聰穎過人、勤奮好學的特點,又深得格西喜饒嘉措大師的青睞。1951年他作為西藏地方政府首席全權代表赴北京進行和平談判途經西安,見到時任西北軍政委員會民族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格西喜饒嘉措大師時,大師對他說的第一句話是:“我以有你這樣一個學生而高興!”

  17歲時,阿旺晉美回到加瑪莊園。此時他已是一位心胸開闊、藏文水平較高,並有一定歷史知識的青年,以莊園主少爺的身份,代替母親管理莊園。他對農奴和奴隸從不吆三喝四,對那些曾是幼年玩友的青年農奴更是一如兒時,密切相處,這使他對農奴和奴隸的苦難有了深切了解,感到長此下去,農奴死光了,貴族也活不成,從而萌生了舊制度需要改變的想法。20歲時,他應征進入藏軍“仲札兵營”當兵,在很短的時間內,從班長逐級升任為營長,官階五品。

  1935年,阿旺晉美與年方17歲、出生於貴族宇妥家的阿沛.才旦卓嘎結為伉儷。婚後,他以阿沛家族繼承人身份向西藏噶廈政府申請出仕獲准,正式承襲了阿沛名號,改名為阿沛.阿旺晉美,進入貴族官員行列。他先後擔任西藏地方政府昌都糧官、民事法官。1945年,35歲的阿沛被提升為孜本(審計官)。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解放西藏成為實現祖國大陸領土主權完整統一的關鍵一步,勢在必行。1950年初,中央人民政府在命令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的同時,通知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談判有關和平解放西藏的事宜。

  但是,當時西藏地方政權掌握在以攝政達札為核心的少數分裂主義分子手裡。他們在帝國主義分子直接策劃指使下,蓄意要搞“西藏獨立”,並為此連續召開官員大會,討論謀求“獨立”的兩大問題:一個是擴軍備戰,武裝阻止人民解放軍進藏;另一個是要向美國、英國、印度、尼泊爾派出所謂的“親善代表團”,向這些國家宣布所謂的“西藏獨立”,乞求這些國家給予“政治支持和軍事援助”。

  當時迫於權勢壓力,又不了解人民解放軍的政策,加之個別分裂主義分子帶頭誤導、煽動,與會官員們幾乎眾口一詞,對兩大問題均表示贊同。按照舊例,阿沛.阿旺晉美以孜本身份作為會議的主持人之一,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但是他從豐富的歷史知識出發,認定西藏是中國領土的歷史事實改變不了,“西藏獨立” 不可能實現,感到如果會議通過上述方案,付諸實行,必將給西藏帶來災難性後果。為此,他聲明拋開舊例,提出了兩點意見:一是大家都知道西藏自古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歷史事實。西藏問題只能由中央政府解決。因此,應派一個代表團去北京,同中央政府商談。二是同解放軍只能談判不能打仗。國民黨號稱有八百萬軍隊,還有美國幫助,同解放軍打的結果是徹底失敗,最後跑到台灣去了。我們西藏男女老少齊出動,也只有一百萬,既沒有經過訓練,更沒有武器,怎麼能打贏呢? 打的結果只能帶來不堪設想的災難。

  阿沛是第一位站出來表示不同意見的。那些原來隨聲附和的人,或者有異議而不敢發言的人,聽了他的話立即活躍起來,說阿沛的意見有道理,應該把他的意見同原來的兩個方案一起,作為會議通過的共同意見上報噶廈和攝政最後決定。會議情況很快傳到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大家普遍認為阿沛不顧個人安危提出意見,完全是為西藏著想。此後到1951年期間,他曾5次向達賴喇嘛、攝政和噶廈報告促請派代表同中央政府談判。

  1950年年初,中央人民政府宣布了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針,號召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北京同中央人民政府就和平解放西藏事宜進行談判。這使阿沛.阿旺晉美和那些主張和平談判的人們受到鼓舞和支持。也是在此時,攝政達札和噶廈任命阿沛為增額噶倫兼任昌都總管,接替任期已滿的前任總管,主持昌都地區的文武事務。阿沛在赴任前,向噶廈和攝政寫了報告,請求准許他到昌都後不接任總管職務,而是“一路東去,溯水尋源,找解放軍談判”。但是這個請求沒有被批准,阿沛只好去昌都接任總管。

  在去昌都的途中,阿沛耳聞目睹了由於擴軍備戰,動員民兵上前線,極大地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許多地方的老百姓已經斷糧,生活苦不堪言。到達昌都後,阿沛立即向噶廈寫報告申述百姓的苦難,提請停止擴軍備戰。在沒有得到批准前,他就下令遣散了已被派往金沙江一線布防的8000多名民兵,要他們各自回家種地養畜,恢復生產。10月中旬,解放軍被迫發動昌都戰役,擊潰金沙江西岸一線的藏軍,向昌都鎮挺進。此時,阿沛率總管府主要官員離開昌都鎮西行,在距昌都一日行程的朱貢寺住下來,等待解放軍前來接收。同時他派出官員分三路去尋找解放軍接頭談判。解放軍進到朱貢寺後,他積極協助解放軍遣散了從前線潰退下來的藏軍全部士兵。

  昌都解放後,回到昌都的阿沛.阿旺晉美受到了解放軍的熱情歡迎和優待。經阿沛與解放軍十八軍前線指揮所王其梅將軍商談,達成了解放軍暫停西進,爭取同西藏地方政府進行和平談判的臨時協議。阿沛和在昌都的西藏地方政府官員40人兩次聯名簽署報告,以親身經歷和對共產黨解放西藏的方針政策的理解,說明解放軍進軍西藏是為了保衛國防,幫助西藏發展建設,敦請西藏地方政府指派代表同中央人民政府進行和平談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