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戰時的蘇聯婦女 |
蘇聯勞改營曾頻傳異國戀情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一周後,日本無條件投降,二戰以法西斯軸心國的失敗告終。然而,連年的戰爭也讓蘇聯失去了千千萬萬精壯男性公民,蘇聯男女性別比例嚴重失調。本文講述的便是這一背景下,在蘇聯國土上發生的異國情戀故事。
戰爭造就千千萬萬蘇聯寡婦
1945年秋,幾十萬日本戰俘陸續被從中國東北押解到蘇聯境內,開始了漫長的勞役歲月。俄羅斯《莫斯科共青團員報》曾刊文《日本武士的俄國墳墓》說,最初,日本戰俘踏上蘇聯國土的時候,隨身攜帶的行李里藏有橡膠女娃,用於自慰,解決本能需求。可是,他們一下火車就遭到了早在車站等候多時的蘇聯居民的轟搶,因為戰後的蘇聯百姓也非常貧窮。因此,日複一日枯燥而繁重的勞役生活讓日本戰俘對異性的渴求越發強烈。
連續的戰爭使蘇聯失去了數千萬精壯男性,也使千千萬萬蘇聯婦女成了寡婦。據統計,蘇聯集體農莊男女性別比例由1940年的1:1.1拉大到1945年的1:2.7,於是在勞改營日本戰俘與蘇聯女看守之間便迸發了難以遏止的愛情。
俄羅斯坦波夫州莫爾尚斯克市附近的卡列利村曾經有一個戰俘營,最初只關押日本關東軍軍官戰俘,從1946年開始,其他日本戰俘以及德國、意大利戰俘也陸續被運到此地。日本戰俘雖然身陷囹圄,整天在礦井、礦場勞動,卻不忘搞好與蘇聯農村姑娘的國際友誼。現年近80歲的原戰俘營看守人員斯維里多夫回憶說,一個日軍少佐看上了一個名叫維拉的女看守,“我那時雖然只有15歲,卻已經明白了一些事情。有一次,他請求我幫忙:請您換一下夜班,讓我和維拉在一起吧,她已經同意到我的帳篷里去了。我知道,這是不允許的,但我開始可憐他們了,這畢竟也是愛情,我就同意了。”
與外國戰俘的愛情很危險
蘇聯婦女之所以願意跟外國戰俘同居,原因比較複雜,或因為純潔的愛情,或因為生理方面的需要,或因為精神上的孤寂,或因為物質上的誘惑。有俄羅斯研究人員說:“勞改營女管理人員有時出於‘物質上的意圖’跟外國戰俘同居。比如,有一個勞改營的女護士請一個戰俘幫她搞一塊手表,很快她就得到了手表,在得到手表的同時她還收到了一張字條:‘我給你手表,不過你應為此跟我保持親密關係。’”一些戰俘藏在身上或者行李中的稀罕小物件,此時派上了用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