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1987年鮮為人知的中印邊境衝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31 09:38:38  


 
  外交斡旋化解“戰爭危機”

  1987年4月1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毓真反駁了印度對中國的無理指責,馬毓真指出,中國沒有侵占過印度一寸土地,相反倒是中國的大片領土被印度占領著。中國已經基本完成裁減軍隊員額100萬人的任務,而印度1987-1988年度國防預算卻增加了43%。第二天,印度《每日時報》報道稱,印軍至少有5個戰鬥機中隊已部署在前沿地帶,數目不詳的米格-23戰機也調動起來。《印度斯坦時報》4月17日報道說,印度“政府可靠人士”證實,“印陸軍和空軍正沿中印邊界向東部調動”。

  其實,中國政府一貫主張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的精神,早日合情合理地解決中印邊界問題,但印度國內的鷹派言論已被煽動起來,輿論頻頻向中國發難,印軍的動向也令人擔憂。在這種情況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楊尚昆在美國訪問時表示,儘管中國要求和平解決問題,但如果印度堅持在邊界沿線進行侵略性刺探,中國將不得不作出反應。

  就在西方媒體紛紛預測第二次中印戰爭會在何時爆發時,中國和印度之間化解“戰爭危機”的外交努力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時任印度總理的拉吉夫•甘地(英迪拉•甘地之子)並不希望鷹派分子真的挑起一場同中國的全面戰爭。從地緣政治和後勤方面考慮,無論勝負,同中國開戰都是得不償失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馬毓真也表示,如果印度從中印邊境撤軍,就可以使那裡的緊張局勢得以緩和。5月印度外交部長蒂瓦裡在赴平壤參加不結盟國家外長會議期間順訪北京,他向中國領導人帶去了拉吉夫•甘地的一個口信,即新德里不打算繼續使邊境地帶的局勢惡化。

  在國際上,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也感到中印兩國間有必要更認真、“更現實”地談判,以便達成一項解決辦法。當年7月,拉吉夫•甘地在北方邦國大黨支持者的一次群眾集會上說,有關中印邊界局勢的錯誤報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國蓄意傳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兩國之間製造誤解和緊張。

  中印兩國都意識到了邊境地帶對峙的危險性,兩國政府決定逐漸減少在前沿地區的兵力部署,並重新開啟雙邊對話。

  1988年12月,拉吉夫•甘地訪問中國,尋求實現中印兩國之間的真正和解,希望兩國能共享和平之福。到1993年,兩國簽訂了一項協定,以確保實際控制線兩側的和平,在這項協定中,引入了“平等互利”的安全原則。至此,這場邊境危機終告化解。(來源:環球時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