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在台灣 |
20年前,蔣經國在台北去世。
蔣經國生命最後幾年是在緊迫地與時間賽跑,他要完成的任務太多:國民黨的本土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兩岸關係的解凍……他在奮力衝刺中死去,輸給了時間,但卻贏得了歷史。
1988年1月13日晚19時,坐在電視機前的大陸觀衆注意到,《新聞聯播》播音員張宏民罕見地穿著一身黑色中山裝,表情凝重。他播報的第一條新聞是,蔣經國在台北去世。
當時的大陸觀衆不知道,蔣經國生命最後階段開啓的民主化大門,使台灣正在發生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最終將使台灣成為他們日常最關注的新聞焦點。
20年後的今天,在台灣,蔣經國不曾因時間的流逝而被人淡忘,反聲譽日隆。每次民調,對台灣民主、經濟、民生等各方面貢獻最大的領導人,都是蔣經國。2240萬人口的台灣,前往蔣經國暫厝的大溪的憑吊者,每年在100萬人次左右。蔣經國執政時期,被認為是台灣歷史上社會風氣最好、最有希望和活力的時代。
很難找到第二個獨裁者獲得如此評價。
民主時代的獨夫
蔣經國與一般獨裁者的巨大差別,其實是專制政權第一代獨裁者與第二代獨裁者的差別。
蔣介石、蔣經國父子恰好體現出第一代獨裁者和第二代獨裁者的典型特征。
老蔣保持的是傳統帝王領袖作風和派頭:從不輕易與人握手,非自家廚師的飲食不吃,矜持、刻板、嚴肅,能不與民同樂則絕不與民同樂,在公衆面前,處處要顯示出不凡的領袖氣勢與風度。
蔣經國則完全是一套親民領袖的作風。可以與任何人握手,永遠滿面笑容,永遠與民同樂,低調、樸素,吃穿隨意,讓人認為他是人民一分子。
蔣介石敗退大陸後總結最沉痛的教訓之一竟然是:殺人太少。
而蔣經國的個人經歷則讓其認為,政權的穩固首先在民生。
早年在蘇俄極端艱苦環境的磨礪,使蔣經國擁有超人的吃苦精神。1950年代台灣修築中部橫貫公路時,參與工地建設的蔣經國與築路“榮民”同甘苦。渴了,與工人一樣嘴對著水龍頭喝生水,或直接用炊具打水喝;餓了,隨手抓個饅頭就啃。其不避險阻更非常人可為:他在架在絕壁上的竹梯上爬上爬下,乘坐繩索加籮筐的簡易纜車來來往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