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亞中表示,外交休兵最大的變數,就是兩岸的善意是否能夠持續下去。(中評社 康子仁攝) |
中評社台北10月15日電(記者 康子仁)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今天參加“監察院”公聽會時表示,馬英九提出的“外交休兵”,最大的變數在於兩岸目前的善意關係,是否能夠持續下去。張亞中認為,唯有雙方建立“和平發展框架”,兩岸真正的外交休兵才有可能實現。
“兩岸關係如果不能和緩,台灣外交空間難以突破,兩岸政治性歧見不能建立共識,台灣外交突破有限”,張亞中表示,這是外交與兩岸事務相關性的基本命題。依靠大陸的善意,未來變數仍大。
張亞中說,外交休兵最大的變數,在於兩岸目前的善意關係,是否能夠持續。主要的變數包括,對於台灣而言,大陸的惠台政策,是否能夠有效提升台灣經濟?兩岸社會交流是否會發生類似1994年千島湖事件重大衝突,影響兩岸人民情感?而政治上,從2009年起,台灣又是每年選舉,在選舉期間,台灣主體性的訴求是否再被強化,而影響到政府在“一個中國原則”上妥協的空間?
張亞中強調,真正的外交休兵,必須建立在兩岸政治性協商取得共識,雙方訂定“和平發展框架”或“和平發展協定”的基礎上才有可能,依據這項框架或協定,規範兩岸在外交上的共處模式,或許才是對台灣最有利的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