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軍報揭秘:科學評價毛澤東始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09 10:09:06  


毛主席晚年的錯誤到底應該怎麼認識?圖為文革時期的宣傳畫。
  1981年4月10日,本報(解放軍報)在頭版頭條刊發了黃克誠同志寫的《關於對毛主席的評價和對毛澤東思想的態度問題》一文。總政治部原副主任華楠同志最近撰寫的《征途感錄》一書,披露了這篇重要文章刊發前後的一些信息。

  改革開放初期,剛剛經歷了十年“文革”災難的中國究竟向何處去?毛主席晚年的錯誤到底應該怎麼認識?我們黨還要不要堅持毛澤東思想?人們的思想一度比較混亂。社會上和黨內一些同志對這個問題的態度比較偏激,個別人甚至放肆地詆毀毛澤東思想,醜化毛澤東同志。對此,黃克誠很憂慮,他在文章中開宗明義地指出:科學評價毛主席對我們黨和國家來說是個根本問題。

  之前長達一年多時間裡,鄧小平同志曾就將要提交十一屆六中全會表決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稿的起草和修改談過多次意見,其要點言簡意賅、振聾發聵:

  “確立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這是最核心的一條。”

  “對於毛澤東同志的錯誤,不能寫過頭。寫過頭,給毛澤東同志抹黑,也就是給我們黨、我們國家抹黑。這是違背歷史事實的。”

  黃克誠堅決支持小平同志的意見,明確表示:“作為一個老共產黨員,對這個問題,我有責任講講自己的看法。”黃克誠這篇文章原本是1980年11月在中紀委一次座談會上講話的第一部分。1981年初全軍政治工作會議期間,黃克誠的秘書把此文交給中央宣傳口分管全軍宣傳、文化、新聞工作的華楠同志,徵詢是否可在《解放軍報》上發表。華楠感到文章內容很翔實,感情很真切,是一篇站得很高、看得很遠、非常感人、很有說服力的好文章,很快報告總政領導并徵求報社有關領導同志的意見。他們都贊成發表。

  在這篇文章中,黃克誠以濃重的筆墨,深情回憶了在中國革命最危險、最關鍵的歷史關頭,毛主席高瞻遠矚,力挽狂瀾,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他以革命戰爭的親身經歷,具體地印證:小平同志講的“沒有毛主席,至少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時間”,絕不是溢美之詞,而是對歷史公正的科學的論斷。他鄭重指出:“這樣講,并不是把毛主席捧為救世主,也不是抹殺其他革命者的功勞。毛主席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主要締造者,多次在危機中挽救了革命,這是我們黨內任何其他人都不能比擬的。”

  衆所周知,黃克誠身為開國大將,是井岡山時期的老紅軍,曾在八路軍、新四軍都擔負過高級領導職務,一輩子征戰沙場,功勛卓著,且一生為堅持真理、伸張正義而屢遭坎坷。從1959年廬山會議算起他被“打倒”的時間竟長達18年,多次受到錯誤批判、打擊,直至被撤職、降級、脫軍裝,身陷囹圄。“文革”期間他曾遭受造反派無休無止的批判、圍攻,吃盡了苦頭。就是這麼一位老革命家,視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絲毫不計個人恩怨得失,寫下了如此情真義切的理論鴻篇。

  黃克誠這篇文章,字字句句如黃鐘大呂,鏗鏘有力,發自肺腑,撼人心魄,發表後在黨內外、國內外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和震動,這對於當時如何正確評價毛主席和毛澤東思想、統一全黨的認識、支持鄧小平提倡的“四個堅持”原則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來源:解放軍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