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蘇共整了中國四次 毛澤東對斯大林有點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0-06 10:54:21  


 
  後來,斯大林雖然改變了態度,答應簽訂新的同盟條約,但又討價還價,從中國要了兩塊勢力範圍,還搞了四個合營公司,才把條約簽了下來。所以,毛澤東一想起來“就有氣”,說在談判時蘇聯人表現出對我們不信任,“至少不完全信任”。中長鐵路要中蘇共管,旅順口要做蘇聯海軍基地,在新疆還搞了“什麼合股公司”,對新疆和東北三省,斯大林是“不想放手的”。

  針對赫魯曉夫把斯大林的錯誤歸結為他的個人品質,劉少奇明確表示,“不能把所有問題都算到個人迷信上”,也不能說是斯大林的錯誤是“個性粗暴造成的”。劉少奇還講了1949年他去莫斯科的一些情況,他在莫斯科的境遇比毛澤東要好一些。所以,劉少奇說斯大林還有一點自我批評精神。

  他當著劉少奇的面承認不准中國打內戰是不對的,甚至還賠禮道歉,堅持要“為中國黨乾杯”。

  斯大林對中國革命所犯的錯誤一直讓毛澤東耿耿於懷,加上斯大林性格的粗暴,所以,從情感上說,毛澤東對在見到斯大林之前,對他“就不怎麼樣”。

  毛澤東承認,他不太喜歡看斯大林的著作,只讀過《論列寧主義基礎》、《托洛茨基主義還是列寧主義?》、《勝利衝昏頭腦》等為數不多的幾篇文章,至於斯大林寫的有關中國革命的文章,那就更不愛看了。

  赫魯曉夫批評斯大林“不是通過說服、解釋去耐心地同別人合作,而是把他的思想強加於人,要別人無條件接受他的意見”。對此,毛澤東頗有同感。他說,斯大林跟列寧不一樣,列寧能把心掏給別人,平等待人。斯大林卻“站在別人的頭上發號施令”,連他的著作裡“都有這種氣氛”。

  有了這種印象之後,毛澤東第一次見到斯大林的時候,“就更不高興了”。在莫斯科那陣子,他同斯大林吵得“很厲害”。斯大林有脾氣,有時衝動起來,會“講一些不大適當的話”。(來源:新華網 摘自:《中蘇關係重大事件述實》 作者:何明 羅鋒)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