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揭秘:周總理巨額外匯存款之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26 09:51:38  


 
  1949年10月,新中國誕生了,在百廢待興之時,穩定金融市場,保護國家財産成了新政府的一件大事。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主持下,中國銀行成立了總管理處,並立即通電各海外分行,凍結資産等待接收。但倫敦分行的經理不但拒絕接受中行新總處的領導,還准備把中行在歐洲儲存的大量外匯轉移到台灣。

  保衛當時倫敦中行持有的人民政府的財産便成爲一個緊要的任務。那時倫敦分行的大部分員工已被遣散,只有不足10人留守。其中劉本昆等5位員工的親屬都在國內,所以他們對新中國的情况比較了解。爲了保護中國銀行在歐洲的資産,經過反復考慮,劉本昆等5人決定起義。

  5人起義小組成功地保護了國家的財産,劉本昆被中行總行任命爲襄理。

  新中國成立後,劉本昆一直想回到祖國工作,他給總行領導寫了一封信:我希望回國工作,我的夫人也極願同我回到中國。

  作爲一名英國人,劉道蕊很清楚,當時中國的條件遠不及英國,但作爲妻子,她尊重丈夫的選擇。爲了能和丈夫一起回到中國,她做出了一個勇敢的決定:放弃英國國籍,加入中國國籍。1957年,劉道蕊終于克服了重重困難,成爲一名中國公民。

義捐萬元英鎊

  1967年初,在劉本昆的一再申請下,中行總行最終同意讓他們夫婦回國工作。接到通知後,歸心似箭的劉本昆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變賣了全部家産,因爲過於倉促很多東西都是半賣半送,就連自己的一套品質很好的公寓也只以1.2萬英鎊的低價出售了。滿懷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夫婦倆踏上了行程。

  回國後,劉本昆被分配到中國銀行總行國際部工作,劉道蕊在總行進口部歐美組負責制作各種單據。

  1967年6月的一天,周恩來總理收到了一封沒有署名的信,信中寫到:

  敬愛的周總理,我們今天通過銀行給您匯去1.2萬英鎊。這些錢是我們這些年來從我們工資內節省下來的。我們早就打定了主意,要把這些陸續積累下來的錢交給國家,用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但是由於我們還不很清楚應該通過何人將這筆錢交給國家才穩妥可靠。萬不得已,我們才將此事交您處理,因爲我們相信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