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幾千年來唯一長着胡須的太監(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6-05 10:03:15  


 
  童貫淨身入宮時,便拜在同鄉、前輩太監李憲門下作徒弟。這位李憲是神宗朝的著名太監,在西北邊境上擔任監軍多年,頗有些戰功。童貫讀過四年私塾,有些經文根底,跟隨李憲出入前綫,又打下了軍事上的根基,很有點能文能武的味道。加上他曾經十次深入西北,對當地的山川形勢相當了解。這使他在宦官中很不尋常。不過,看起來李憲對他幷沒有什麽特別的提拔照顧,致使童貫進宮二十餘年,始終沒有出人頭地。如果不是趙佶這種性情的人作了皇帝,或者換句話說,如果神宗皇帝能多活二十年的話,他說不定會默默無聞地老死在皇宮里。

老謀失算

  從時間上推算,徽宗入繼大寶時,童貫已經四十八歲。這個年齡,正是人生經驗、閱曆、精力臻于巔峰之際。徽宗以內廷供奉官的名義,派他到杭州設明金局收羅文玩字畫,第一次爲他打開了上升的通道。一般說來,內廷供奉官大體相當于皇宮的采購供應處長,幷不是一個多高的職位,却是一個很有油水的肥差。童貫沒有滿足于撈取好處,他對這次機會的利用,稱得上老謀深算,意味深長。

  據《宋史》記載,童貫進宮後,以其辦事才能和宰相蔡京的推薦,頗得徽宗重用,頓時風生水起。公元 1111年,即政和元年童貫進太尉,領樞密院。從此,童貫位列三公,宣和七年,童貫因收複全燕之境,封廣陽郡王,統率大軍重鎮邊疆,駐扎大原。當時,金已滅遼,大舉興兵南侵。童貫見大勢已去,由大原遁歸汴梁,且不聽欽宗令他留守汴京的命令,而隨徽宗南巡。於是,大學士陳東等上書劾蔡京、童貫等六人爲誤國六賊。

  童貫的主要罪名是 “結怨遼金,創開邊隙”。其實遼金之怨非童貫所結,邊隙亦非童貫所創。童貫掌握兵權二十年,在與夏、遼,金戰鬥中,有勝有負,但還算盡力,並無投敵誤國。北宋之亡,根本在于朝庭腐敗,經濟崩毀。童貫爲衆矢之的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出身太監,朝中大臣多看不起他。加上童貫驕恣而爲,上下結怨。徽宗禪位,欽宗登基,童貫失恃,靖康元年,也就是公元1126年,被一連三貶。

  雖然童貫被貶謫,人們仍畏他詭詐,畏他勇力,所以,張澄奉詔追斬童貫,不敢輕意動手。張澄一路追到南雄州,先派隨員上門“拜謁”童貫,假稱有聖旨賜給茶葉、藥物,要童貫回京擔任河北宣撫,明天中使即可到來傳旨。童貫信以爲真,拈須而笑:“還是少不了我!”並留下張澄派來的隨員。第二天上午,張澄來了,童貫欣然出迎,跪接聖旨,張澄當即宣詔,申斥童貫十大罪狀。待童貫省悟過來爲時已晚,被張澄派來的隨員—刀砍下頭顱。(來源:文摘周報 摘自:《文化報·人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