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型可穿戴設備能“識音辨病”
http://www.CRNTT.com   2023-11-17 20:05:32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據科技日報報導,美國西北大學研究人員推出一款新型軟質、微型可穿戴設備,其性能遠遠超出了醫生聽診檢查時獲得的間歇性測量結果。這些設備輕柔地黏附在皮膚上,可在身體任何區域的多個位置同時無線連續跟蹤體內的微妙聲音。這項新研究16日發表在《自然·醫學》雜誌上。

  團隊在15名患有呼吸和腸道運動障礙的早產兒和55名成年人(其中20名患有慢性肺部疾病)身上測試了這些設備。

  每個設備均採用柔軟矽膠封裝,長40毫米、寬20毫米、厚8毫米。在如此小的體積內,卻包含閃存驅動器、微型電池、電子元件、藍牙功能和兩個分別朝向身體內外的微型麥克風。通過捕獲兩個方向的聲音,算法可分離外部(環境或鄰近器官)聲音和體內聲音。

  在開發新設備時,研究人員考慮到兩個弱勢群體:重症監護病房中的早產兒和手術後的成年人。

  新設備可在嬰兒清醒和睡眠期間連續無創監測,不會打擾他們,還提供了安全確定嬰兒與空氣運動(進出氣道和肺部)、心音和腸道蠕動相關“特徵”的機會,同時關注晝夜節律。此外,對於兒童和嬰兒,心肺和胃腸道問題是生命前5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胃腸道問題伴隨的腸鳴音是大量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這一設備可監測這些聲音,除了提供持續監測外,還能使重症監護嬰兒擺脫連接到床邊監視器的各種傳感器、電線和電纜的束縛。

  團隊也在成年患者身上展開測試,在所有受試者中,設備同時捕獲不同位置的肺音和身體運動的分布,使研究人員能夠分析整個肺部一系列區域的單次呼吸。

  研究人員表示,通過持續實時監測這些聲音,他們可確定肺部健康狀況是好轉還是惡化,並評估患者對特定藥物或治療的反應如何,然後針對個別患者進行個性化治療。

  “識音辨病”設備的主要優點是能同時獲取和比較器官不同區域的聲音。舉個例子,這就像十幾名訓練有素的醫生用聽診器同時聆聽肺部不同區域的聲音,從而對肺部健康狀況進行連續、動態的評估。與此同時,其不僅具有臨床級的準確性,還提供了臨床護理的新功能,只需輕輕地黏附在皮膚上,就形成一個全面的、非侵入式傳感網絡,捕捉聲音並將這些聲音與身體相關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