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雲南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http://www.CRNTT.com   2021-10-06 09:57:50


  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5月以來,雲南西雙版納一群野象的遷徙引起廣泛關注,經過各方努力取得了人象平安的結果。

  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時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提出的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這個理念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順應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只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舍,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雲南省廣大幹部群衆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切實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完善保護網絡,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雲南擁有複雜多樣的生態系統、物種資源和種質資源,在維護生態安全方面承擔著重要職責。”雲南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人表示。雲南省成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委員會,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形成了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模式與機制。

  要做好保護,需要先摸家底。高黎貢球蘭、金平異藥花……雲南持續加大生物多樣性調查力度,僅2020年就發現新物種、新記錄種256種。家底摸清,保護還要突出重點。雲南提出“極小種群”保護倡議,經不斷探索取得顯著進展。目前,滇金絲猴的種群數量達23群3300只以上,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達300頭左右,西黑冠長臂猿、黑頸鶴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種群數量也實現穩定增長;首次發現時僅殘存4株的漾濞槭如今已超過萬株,一度絕跡的富民枳在原產地實現野外回歸重建。

  生物多樣性保護,守護栖息地是關鍵。雲南出台管理政策與建設標准,理順了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截至目前,雲南全省約1/7的國土面積劃入各類自然保護地,全省約90%的重要生態系統和超過90%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約80%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得到有效保護。隨著保護地面積的擴大,普達措國家公園內中甸葉須魚等珍稀物種栖息地得到更好保護;隨著巡護力度增強、周圍幹擾減少,恐龍河自然保護區及周邊的綠孔雀種群數量達近百只……

  生物多樣性保護,既要重視物種和生態系統,更要關注遺傳基因。“建立種質資源庫,既給野生生物種質資源購買了一份‘保險’,也為未來持續利用基因資源開了家‘銀行’。”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種質保藏中心主任蔡傑介紹,截至2020年底,該中心已保存植物種子10601種85046份,占我國有花植物物種數的36%,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

  野象在遷徙的同時,也給沿途造成了損失。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動植物處處長向如武介紹,目前已啓動野生動物肇事公衆責任保險定損統計工作。為了幫助北移亞洲象群全部安全跨過元江南返,雲南省共出動警力和工作人員2.5萬多人次,無人機973架次,布控應急車輛1.5萬多台次,疏散轉移群衆15萬多人次,投放象食180噸。野生動物肇事公衆責任保險承保公司受理亞洲象肇事損失申報案件1501件,評估定損512.52萬元。

  雲南先後出台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管理辦法等多項法規和制度,建立了野生動物肇事補償制度,隨後又啓動了野生動物肇事公衆責任保險試點,在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制度化、法治化方面走在前列。截至目前,共核定野生動物肇事公衆責任保險案件13萬餘件,兌付保險金2.97億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