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構建兩岸融合生活VR系統 助推心靈契合
http://www.CRNTT.com   2024-02-23 16:03:32


圖2:VR系統的外觀造型
圖3:VR系統的實景桌面
 
  三、構建兩岸融合生活VR系統的實踐路徑

  目前,已有許多場景運用VR技術實現時空錯位的現實共存目標。例如,閩南師範大學在圖書館設立專門的VR實景儀實現“我與校長合影”的目標,克服時空不一致條件下的學生與校長合影的不便性,具有滿足個體需求、增強心理體驗和促進個體發展的現實功效;江西理工大學運用VR技術重現大柏地戰役,讓師生體驗真實戰役的逼真感,此為思政教育探索創新;西南財經大學運用VR技術進行實驗教學,師生共同沉浸體驗紅軍長征的艱難場景,在黨史學習教育和思政教學內容、形式、方法上進行創新;還有元宇宙產品“紅色VR騎行”,運用具身認知的心理學原理,健身的同時閱覽紅色史實,實現學習與健身兩不誤的目標。

  在當前兩岸融合發展趨勢下,運用個體積極想像的心理能力,巧妙運用具身認知等心理學原理,服務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所需,筆者思考構建兩岸融合生活VR系統,提出兩岸融合生活的實踐路徑:一是嘗試構建專屬VR系統幫助兩岸同胞瞭解兩岸融合的社會形態與生活方式,促進兩岸同胞形成融合生活的自信心,增強仿真融合體驗;二是基於該專屬VR系統進一步推進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使虛擬平臺與現實融合發展相互促進、完善。

  (一)構建兩岸融合生活VR系統展示平臺

  1.外觀設計

  兩岸融合生活VR系統的外觀設計如【圖2】,由顯示屏和底座組成,採取底座托舉顯示屏的組合方式。顯示屏呈現內容如【圖3】,為兩岸融合生活具體內容,包含“社保”、“ 教育”、“ 就業”和“法律”等具體融合內容。底座主體的外形取意自大陸五嶽之首——泰山的一峰,取台灣最高峰——玉山的輪廓線條為中間的填充因素,共同組成底座的實體。在實體的正前方,設計印有“兩岸融合生活VR系統”的字樣。

  圖2:VR系統的外觀造型

  圖3:VR系統的實景桌面

  2.構思寓意

  首先是顯示屏的內容寓意。從顯示屏的呈現內容來看,包含社保、教育、就業和法律等四部分融合內容,涵蓋兩岸同胞共同生活的多方面因素,充分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相關指示精神,旨在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與契合的生活方式,拉近兩岸同胞社會距離與增進彼此互信,進而促成更高的未來接觸意向。以點擴面,以面成體,上述四部分內容將在兩岸地區形成更大的融合力,擴大兩岸同胞和諧生活的積極因素。

  其次是底座的設計寓意。從正面視角對該底座進行剖析,外形主體以泰山的一峰為設計原型,填充線條來自玉山的輪廓,底座包含兩岸的各自獨有因素。底座整體由泰山包裹玉山的因素組成,寓意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玉山因素呈現於泰山因素的正前方,寓意台灣的背後是祖國大陸,祖國大陸以包容的姿態擁抱著台灣。

  最後是整體的表徵寓意。兩岸融合生活VR系統由兩部分主體構成,底座包含兩岸的共同因素,顯示屏呈現的內容則是關乎兩岸生活的方方面面。整體寓意兩岸同胞需要協同努力托舉美好生活,真正完美融合兩岸生活,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重要目標。

  3.呈現內容

  兩岸融合生活VR系統包含四個領域的融合內容,兩岸同胞能夠點擊相應的融合板塊,在該系統的幫助下清晰地看到兩岸融合成功的結果,即兩岸人民如何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實現融合。其樂融融地生活在一起是兩岸同胞共同追求的目標,也是融合生活的重要涵義。該系統正是藉助VR技術來呈現虛擬人物、事物和環境的多維交互,使兩岸同胞能夠真切感受到理想的生活狀態,產生心理認同感和歸屬感。具體而言,社保融合板塊可呈現兩岸融合社會保障體系的作用範圍、方式和效果等內涵;教育融合板塊可呈現兩岸融合的教育政策、方法和成效等內涵;就業融合板塊可呈現兩岸融合的就業類型、目標和體驗等內涵;法律融合板塊可呈現兩岸融合的法律範圍、條款和效力等內涵。上述四個領域的具體內涵有待關心兩岸同胞融合生活質量的各界人士共同商討確定、逐步豐富完善。

  4.佈設思路

  兩岸融合生活VR系統旨在為兩岸同胞提供融合生活的直觀體驗。無需任何外接設備,參與體驗的民眾點擊相關欄目即可訪問預設的場景,主要包括虛擬人物和場景的真實交互,展現兩岸融合生活的理想狀態。該系統旨在為海峽兩岸未接觸過同胞的人民提供一種擬真感知,切實感受到祖國和平統一後美好生活的吸引力。與此同時,通過該系統培育兩岸和平統一的民眾心理基礎,包括親近的社會距離、高度的信任感知和強烈的未來接觸意向。鑒於當前的兩岸形勢,經兩岸相關負責部門協商後,可採取“以福建省為試點,兩岸共同落實”的佈設方式。根據該VR系統的功能及受眾性,它可佈設在人流量較大的公共區域,包括商場、歷史博物館、黨政工作展示館和VR體驗館等。

  5.使用功能

  兩岸融合生活VR系統應當秉持簡便易懂的操作性原則。顯示屏呈現的四部分融合生活內容應當具體而細微,具備豐富性和趣味性,可以設置闖關環節和獎品反饋,兩岸同胞可以依據呈現的具體內容進行答題闖關,保留闖關成績到當地負責部門兌換相應的獎品,以此形成兩岸同胞正強化的想像接觸過程,形成融合生活必備的心理基礎。此外,該VR系統每一屏的內容正下方設有“問題反饋”通道,可以將不足之處和自身關於兩岸融合生活的建議直接反饋給當地政府相關負責部門,以供完善該系統的不足之處。

  (二)推進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

  佈設兩岸融合生活VR系統不僅需要政府各級部門的通力協作,而且需要兩岸民眾的大力支持與積極參與。推廣該VR系統於民眾的日常生活,將VR系統仿真體驗的“社保融合、教育融合、就業融合、法律融合”變成現實,此即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有效舉措之一(以下簡稱示範區)。“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是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要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福建地處對台工作最前沿,為國家推進兩岸和平統一事業作出巨大貢獻。以福建為兩岸融合生活的試行省份,積攢經驗以推廣至大陸其他城市,具有示範性的現實意義。

  社保、教育、就業和法律等四方面密切關係兩岸同胞民生福祉。福建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對台工作決策部署,積極推行惠台利民系列政策和配套措施,充分發揮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平潭綜合實驗區等平臺作用,出臺了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一系列先行先試政策舉措。台灣同胞在福建投資、就業創業、教育和生活中享受到越來越多的扶持政策和便民服務。在具體構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進程中,從社保融合、教育融合、就業融合與法律融合等四個方面著手,建設具有兩岸特色的融合生活示範體系。

  一是社保融合,事關同胞民生之大計。鑒於示範區是率先建立在大陸地區的前提,在大陸已有社保體系的基礎上,各級政府組織應充分聽取台灣同胞的意見和建議,並考慮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台灣地區的現行社保制度,保存兩種社保的共性部分,著力解決差異性問題,將差異部分視作協商的重要內容,最終融合為兩岸同胞共同接受的社保方案。在大陸沿海地區(比如福建)率先建設示範區,採取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的原則,打造兩岸融合生活圈,並將成功的經驗推廣到更多地區。

  二是教育融合,事關國民素質之發展。根據當前的學齡劃分,國民教育包括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繼續教育三種。建設示範區的相關地區應優先調配教育資源,劃撥特定經費用於示範區的教育建設工作,使兩岸同胞均能在政策保護的前提下實現公平入學,及時受到優質的教育。

  三是就業融合,事關同胞生計之穩定。在創業就業領域,兩岸或有差異,但就業類型幾乎相同。保障示範區穩定運行的前提是各行業的人員各盡其職,肩負融合使命的責任感 。採取由兩岸同胞共同管理的特定方式,對各行業加以監管和調控,保障人盡其責,收入均衡,安居樂業。保障示範區內兩岸同胞就業平等,讓生活差異在可控合理的範圍波動,避免貧富差距過大。

  四是法律融合,事關兩岸社會之公正。法律是行為規範,目的在於規範個體和組織機構的不良行為,保障社會穩定發展。在兩岸現行法律的基礎上,根據立法背景、行業領域和社會特徵對示範區出臺適用的法律法規。可以按照“取長補短”的原則來融合兩岸同領域的法律法規,適用於示範區各民生領域,保障兩岸同胞的合法權益,確保社會公平公正,促進和諧社會建設。

  (三)總結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依託國家政策等支持,落實在兩岸同胞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不僅能夠實現兩岸同胞良性接觸的目標,也能夠通過合作來提升對彼此的信任水平,達到更親近的社會距離感知,從而萌生更強烈的未來接觸意向。構建兩岸融合生活VR系統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現實需要,是促進兩岸同胞由積極想像接觸到未來實際接觸實現的可行性路徑,對於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基金項目:本文係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理解善惡意圖影響信任的心理和神經機制研究”(批准號:20CSH06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註釋:

  ①Pettigrew, T, F., & Tropp, L, R. (2011). When groups meet: The dynamics of intergroup contact.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②Vezzali, L., Hewstone, M., Capozza, D., et al. (2014). Improving intergroup relations with extended and vicarious forms of indirect contact.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25, 314-389.

  ③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Cambridge, M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④Paluck, E, L., Green, S, A., Green, D, P. (2019). The contact hypothesis re-evaluated. Behavioural Public Policy, 3, 129-158.

  ⑤Pettigrew, T, F., & Tropp, L, R. (2006). A meta-analytic test of intergroup contact theor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0, 751-783.

  ⑥Mckeown, S., &Psaltis, C. (2017). Intergroup contact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ergroup trust on outgroup evaluation and future contact intentions in Cyprus and Northern Ireland. Peace and Conflict: Journal of Peace Psychology, 23, 392-404.

  ⑦黃亮,陳永輝,(2023),提增兩岸接觸質量 促進同胞心靈契合,中國評論月刊,第308期,P55-60。

  ⑧黃飛,王昌成,石寬寬,阿巴拜克熱·哈力克,李林鵬,(2019),越多接觸就越願意接觸?取決於效價與效能,心理學報,51,1256-1269。

  ⑨Hewstone, M., Kenworthy, J, B., Cairns, E., et al. (2008). Stepping stones to reconciliation in Northern Ireland: Intergroup contact, forgiveness, and trus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26.

  ⑩Xin, Z, Q., &Chi, L, P. (2010). Wording effect leads to a controversy over the construct of the 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 scale.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 144, 473-488.

  ⑪Shechory, M., &Idisis, Y. (2006). Rape myths and social distance toward sex offenders and victims among therapists and students. Sex Holes, 54, 651-658.

  ⑫Hayes, A, F. (2013).Introduction to mediation, moderation, and conditional process analysis: A regression-based approach.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3年12月號,總第312期,P41-47)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