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淺析中期選舉後美國涉台的新特徵與風險動向
http://www.CRNTT.com   2023-07-03 13:42:08


 
  3.中期選舉後美台勾聯的整體聯動效應有可能下降,從而為兩岸關係緩和帶來契機

  考察美國中期選舉對其涉台政策的影響不能衹看美國,還需要關注台灣的中期選舉即2022年的九合一選舉。從歷史規律來看,美國與台灣地區的選舉具有明顯的聯動效應,這種聯動效應會將直接影響美台勾聯的效果與兩岸關係走向。一般而言,美國與台灣地區內部選舉直接作用於各自的對華政策和兩岸政策,當他們對抗面向一致,則兩岸關係緊張程度將提高,而當他們出現分歧,則兩岸關係緊張程度可能會有所回落。③

  在2022年台灣九合一選舉中,國民黨可謂是取得大勝,總共囊括14個縣市首長席位,包括6個直轄市中的4個。特別是國民黨未來之星蔣萬安在台北的高票當選,更被視為標誌性的勝利。反觀民進黨除了勉強保住南部4縣市之外,衹拿下澎湖,相比上屆還減少1席,創下建黨以來最差地方選舉成績。九合一選舉後,雖然民進黨當局很可能繼續頑固推進其“台獨”路線,意圖進一步操縱“抗中保台”議題來謀求在2024年大選中翻盤。但國民黨地方執政的進一步擴大,也將增加國民黨在兩岸事務上的話語權與自主能力。首先,九合一選舉中“抗中保台”議題的效果不顯,讓國民黨認識到台灣選民尤其是中間選民對“抗中”牌日漸無感乃至厭倦。為了鞏固、擴大民意支持,預計國民黨控制的地方縣市將有較強意願採取與民進黨當局有所差別的兩岸政策,力圖通過增強與大陸交流來緩解兩岸緊張局勢。其次,掌控包括台北在內的“四都”與多數地方縣市也將顯著增加國民黨在兩岸政策上與民進黨當局對抗的話語權,讓國民黨更有能力走出與民進黨當局“反中抗中”有所差別的積極性兩岸政策。

  綜合來看,在美中選、台灣九合一的聯動作用下,一方面,由於在兩岸關係上民進黨當局可能受到國民黨的更多牽制與掣肘,美台勾連推動“反中抗中”的“效果”可能會下降。另一方面,拜登政府涉台政策的可能務實轉向與台灣地方縣市兩岸政策積極轉向的聯動效應,則可能促成兩岸關係的改善向好態勢。如上述分析,中選後不用顧忌國會姿態的拜登政府有可能會在台灣問題上有所收斂“姿態”,減少一些激進的對台支持,同時九合一之後國民黨控制的地方縣市也有較大意願和能力在推動兩岸交流、緩解兩岸局勢上有所作為。在這兩方面聯動作用下,儘管民進黨當局依然頑固勾聯美國會大搞“倚美謀獨”,但兩岸關係還是有望引來不小緩和契機,趨向一種良性走向。畢竟從美國政治的權力結構來看,在對外政策領域拜登政府的權力還是要遠大於美國國會,具有更大決定權。

  二、中期選舉後美國涉台的具體風險動向

  1.美國會的涉台立法提案將可能在數量與危害“質量”上都有新的突破

  一是國會涉台立法提案與立法數將進一步增加。根據美國國會的統計數據,拜登上任後的第117屆美國會(2021.01-2023.01)總共發起了超過150項涉台提案(史上最高),最後通過涉台立法6項,包括一項專門涉台法律《要求國務卿制定恢復台灣世衛組織觀察員戰略法案》以及5項綜合涉台法律比如《2022年綜合撥款法》、《2022財年國防授權法》、《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等。④截至2023年3月,開議3個月的第118屆國會已發起了21項涉台提案,就目前國會“親台”動向來看,預計未來國會的涉台提案數與立法數將進一步增加。

  二是新的國會涉台立法預計危害程度也將增加,可能涉及更多敏感性強、危害性大的涉台內容。目前美國會正在醖釀策劃的危害性較大的涉台法案主要有“2023台灣衝突防禦法”、“2023年台灣非歧視法”、“防止台灣遭侵略法”、“台灣國際團結法”等,涉及對台政治、軍事、“外交”以及經濟等方面的全面支持,尤其是提及一些敏感性強、危害性大的實質“挺台”內容比如恢復美台正常“外交”關係、開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另外,2022年下半年一度引起喧囂的“台灣政策法”的發酵值得一定關注,該法作為1979年“與台灣關係法”之後首個綜合性的涉台法案,意圖促進美國全方位升級對台支持的範圍與力度。最後,雖然該法在第117屆國會未能順利立法,但其中一些高敏感性、高危害性的條款內容比如對台防務援助則部分併入《2023財年國防授權法》。在第118屆國會,“台灣政策法”中的一些其他敏感內容比如促進美台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談判、賦予台灣“主要的非北約盟友”地位等同樣有可能納入相關法案“暗度陳倉”。

  2.美台“國會外交”預計將整體升級,美國會議員竄訪台灣在頻率與層級上預計都將有所提升,並且產生外溢“激勵”效應

  其一,竄訪台灣的美國會議員與議員團數預計將進一步增多,且頻率也將明顯提高。2021年,美國國會訪台議員團衹有2個,總計8位議員。2022年,美國兩院訪台議員團達到10個,總計33位議員,且7個團都是在8月至10月間集中竄訪。截至3月中旬第118屆國會已有三個議員團訪台,未來預計美國國會訪台的議員與議員團數都將進一步增加,而且會呈現密集狀況。其二,竄訪台灣的國會議員層級也將提升,並可能出現議長訪台逐步常態化機制化的高風險態勢。2022年8月2日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竄台為美高層政要訪台開啓了極端惡劣的先例。接替佩洛西的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屬於國會內部“反中親台”勢力的代表性人物,早在2022年他就曾公開表示擔任議長後將計劃訪台,在2023年1月又為訪台吹風試探。之後,麥卡錫於4月在美國加州與“過境”的蔡英文會面。總之,美國會兩院議長訪台或與台當局交往的常態化走向值得高度關注與警惕。其三,美台“國會外交”還可能產生外溢效應,激勵歐洲國家、日本等國議會加強竄訪台灣。近年來,在美國影響下,歐洲議會、歐盟國家議會以及日本國會也開始在竄訪台灣上有更多動作。2020年以來,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 Vystr.il)、法國國民議會前議長戴扈傑(Fran.ois de Rugy)、瑞典國會副議長呂謝婷(Kerstin Lundgren)等先後率團訪台。2022年,日本國會有6個團總計28人訪台,僅次於美國國會。未來,在新一屆美國會訪台頻率與層級不斷突破的氛圍下,預計會有更多的西方國家議會議員和高層政要竄訪台灣。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冷戰以來美日干涉我國台灣問題的共識、分歧及其聯動機制研究”(20YJCGAT001);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特別委託項目“俄烏衝突下日本介入台海新動向及其對策分析”(GD22TW07-01);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專項“兩岸融合發展與新時代‘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實踐創新研究”(22MSZX05)。

  註釋:

  ①《華郵:美眾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訪台密會蔡英文》,聯合早報,2023年2月23日,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30223-1366031。

  ②《“挺台抗中”!美眾院委員會一口氣通過4項“友台”法案》,中時電子報,2023年3月1日,https://wantrich.chinatimes.com/news/20230301900594-420201。

  ③黃繼朝、葉曉迪:《美國與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對兩岸關係影響分析:新古典現實主義的視角》,《台灣研究集刊》,2020年第2期,第20-21頁。

  ④美國國會網站,Congress.gov。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3年5月號,總第305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