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蔡英文的大陸政策主張析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25 16:51:08


 
  蔡英文大陸政策走向的
  影響因素及其前景之瞻望

  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將帶著她的大陸政策主張正式成爲台灣地區領導人,而她的這些主張也將成爲其未來兩岸政策的根據和出發點。

  (1)蔡英文極有可能推動“隱性台獨”

  基於“台獨”屬性,蔡英文必將繼續推動“隱性台獨”,將“台獨”進一步移植到台灣民衆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中。曆史教育是形塑民族和國家認同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年輕人的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蔡英文上台後,如果對馬英九時期的“微調課綱”再次進行調整,則會進一步造成台灣年輕人文化認同以及兩岸關系定位上的錯亂,對兩岸關系的長遠發展十分不利。

  (2)蔡英文有可能推動同中國大陸的民間交往

  由於蔡英文至今未能明確說出承認“九二共識”,兩岸之間業已形成的官方交流機制恐將難以爲繼。爲了顯示對兩岸關系的有效管控,減輕台灣民衆和美國的顧慮,蔡英文可能會推動兩岸在“低階政治”上的務實合作,達到其所謂的“維持現狀”。由於城市交流可以繞過“九二共識”的底線,蔡英文試圖將其作爲兩岸交流的主要內容,坐享兩岸和平紅利,而不受其“台獨”立場的束縛,最終實現“和平台獨”的目的。

  (3)蔡英文將進一步綁架台灣民意

  蔡英文多次表達兩岸關系的發展要建立在民意的基礎上,儼然成爲台灣民意的代言人。在“反服貿”、“反課綱”等事件中,通過鼓吹所謂的“台灣主體意識”,使事件的矛盾逐漸擴大化,將民意變爲其政治利益的收割機,並企圖通過民意迫使大陸的兩岸政策向其靠攏。

  (4)蔡英文將進一步向美日靠攏

  台灣作爲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中牽制中國的一個重要籌碼,台海局勢的“鬥而不破”最符合美國和日本的戰略利益。蔡英文出於台獨的需要,積極發展與美日等國家的關系,以美日交往的熱絡掩蓋兩岸關系可能迎來的低潮。蔡英文在去年的美國之行,她表達了希望加入由美國主導的經濟秩序(TPP)的迫切需求,迎合了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立場,使其提出的台灣發展戰略更加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

  然而,曆史的車輪並非按照蔡英文一廂情願式想象的軌迹前進,它是衆多合力的結果。蔡英文的大陸政策主張,不可避免地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一)島內民意變化的影響

  蔡英文雖然贏得2016年的台灣“二合一”選舉,但此次選舉的主軸並非是兩岸關系,國民黨籍參選人洪秀柱、朱立倫都期望在“兩岸關系”、“大陸政策”上與蔡英文“決戰”,蔡英文卻一直采取回避的態度。2016年1月19日,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應邀至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致詞時分析,“這次大選結果不宜由傳統的統獨兩分法來解讀,民進黨內部民調顯示,選民更關切的是經濟、食安、長照、所得分配、房價、年金、社會住宅等迫切議題”。吳釗燮強調,“兩岸關系不是選舉主軸,不能以國民黨敗選的結果論定是否針對中國”。(17)

  民意如流水。如果蔡英文及民進黨執政後,在“經濟、食安、長照、所得分配、房價、年金、社會住宅”等問題上處理不力時,民意必然會轉向,此時,蔡英文調整大陸政策的壓力必然增大。

  (二)大陸堅持“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中”政治基礎的底線不會讓步

  蔡英文曾說,只要民進黨贏得選戰,“連中國都會朝民進黨方向來調整”。(18)然而,這只是蔡英文對兩岸形勢力的嚴重錯判,低估了大陸在“一個中國”立場上的堅定性。

  長期以來,大陸一直強調“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中”的重要性和不可動搖性。

  2016年1月16日晚間,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負責人就台灣地區選舉結果發表談話,明確指出“我們的對台大政方針是一貫的、明確的,不因台灣地區的選舉結果而改變。我們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大原則問題上,我們的意志堅如磐石,態度始終如一”。(19)

  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出席2016年對台工作會議時強調,“2008年以來,兩岸雙方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上,建構兩岸交流合作制度框架,擴大和深化了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增進了兩岸同胞福祉……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央對台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決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台海和平穩定。”(20)

  (三)美國“雙重威懾”策略下對蔡英文大陸政策的影響

  美國極爲關注台海地區的和平及穩定,由於蔡英文的大陸政策主張一直混沌不明,美國對此並非沒有疑慮。對此,美國方面提出了種種對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015年12月中旬,美國前“在台協會”主席、布魯金斯學會東北亞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卜睿哲(Richard Bush)在發表題爲“台灣2016年1月選舉及其與中國和美國關系的意涵”的長篇專文及其接受媒體采訪中表示,“如果明年台灣選舉後,台海出現兩岸懲罰與反應互動的狀況,美國將可能回到‘雙重威懾’(dual deterrence)策略,以阻止台海緊張情勢升溫。”但他承認這並不容易實施。(21)

  台灣選舉結果底定後,美國政府立即派現任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前往北京,先後會晤中國大陸外交部副部長張業遂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約略同時,前副國務卿伯恩斯(William Burns)則前往台北會晤蔡英文,顯示美方同時啓動穩定兩岸高層溝通機制,以避免海峽兩岸擦槍走火和動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