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以史為鑒看台日漁業協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8 12:03:34  


 
  就此,日本有了實質舉動。早在2010年12月,在台北舉行的第9屆“台日論壇”上,與會的日本民主黨及自民黨籍多名政要、參議員就異口同聲表示,與台灣擱置主權爭議,先就漁業議題進行溝通;民主黨參議員風間直樹首度釋放出可以與台進行釣魚島主權爭議溝通的信息。自民黨參議員岸信夫則提出台日兩軍建立海域安全合作,舉行海灘和自然災害搜救演習,以增進雙方關係。日本還借著災後重建的機會,與台南科學園接洽,將一部份工廠複製到台灣。在美日壓力下,馬當局明確且堅持不與大陸聯手。為了將這一成果更加鞏固,2013年3月日本震災2週年悼念儀式中,日本安排台灣代表與各國代表團及國際組織平起平坐。繼之,4月10日,日本在第17次台日漁業協定談判中對馬當局做出有限讓步,台灣首次從談判中得到實惠:

  其一,日本允許台灣漁民在距釣魚島12海浬之外的12-24海浬海域的“日本專屬經濟區”內捕魚,使台灣漁業作業範圍擴大約1400平方海浬,台漁民普遍對此表示“非常滿意”。

  其二,提升了台與日本官方層級關係。協議規定,台灣“亞東關係協會”與日本駐台機構“日本交流協會”合作設立“副部級”官方協商機制“台日漁業委員會”,實質提升了台與日本官方關係。馬當局稱“這是台日關係的重大突破”,“代表台日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其三,馬英九將之歸功於其“東海和平倡議”奏效。馬的東海和平倡議,第一階段是要達成中日、台日和兩岸的雙邊對話,馬認為“如今‘台日漁業協議’展現了成果”,並得到美、日、歐等國的贊同,提高了台國際爭端解決中的話語地位和曝光度。而上述一切都成為馬當局的政績,是其民望提升的利基。

  釣魚島危機下的兩岸關係

  以史為鑒,台日漁業協定的簽訂,透出如下幾個訊息,也對兩岸關係必然帶來後續影響。

  首先,昭示出兩岸政治對話不是“沒甚麼可談”,而是太多層次的問題應該進入商談。馬當局對東海及釣魚島的維權,從“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上看,本應有助於形成兩岸共同維權的默契,以及強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國際認知;但是,在實際操作上,馬當局在維護主權的合作層面與大陸進行明確區隔,在資源開發的合作層面拉進第三方,其積極提升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地位及發言權,謀求參與更多雙方或多方對話,根本目的應該是凸顯“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是要使“中華民國”在該議題的談判、解決過程中不被邊緣化,因此,不能避免在涉外領域碰觸“兩岸主權之爭”的敏感神經。

  馬英九始終強調兩岸關係“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相互承認”,如何解讀為更具實質意涵的正面表述?特別是在國際場域如何解讀、如何操作?這不僅是兩岸在國際關係中發生誤會、衝突的根源,也是兩岸必須進行政治對話的內容。筆者認為,理解可以帶來寬容,但絕不等同於認同,因此,一味依賴一方理解、包容所累積下來的不會是互信的增加,而是善意的耗損。這就是大陸希望兩岸盡早進入政治商談的原因。馬回避政治談判,卻不斷在政治層面有所動作,對兩岸政治互信的深化極為不利,也將對島內民眾“一中框架”的認知形成干擾。

  其次,揭示了馬當局與大陸的疏離、對大陸的算計。台日漁業協定的簽署,其內容及後續馬當局的解讀、態度,令筆者長嘆!一句“釣魚台主權問題我們一寸都沒有讓”,不是有些自欺欺人嗎?質疑之一,台日漁業協定是“擱置”主權爭議了,還是根本沒有涉及到釣魚島主權爭議之處?質疑之二,對主權爭議是都“擱置”了,還是日本根本就沒有擱置,卻以小利誘台擱置了?台灣怎樣保證日本擱置或讓日本擱置呢?目前日本連釣魚島主權歸屬有爭議都不承認了,怎會有“擱置爭議”之舉呢?看看日本對釣魚島、大陸保釣的態度,不難認清。質疑之三,離開主權談何“資源共享”?為解決海域重疊問題引發的漁業糾紛,台與菲律賓在1991年曾簽訂“海道協定”,菲律賓允許台灣漁民行經該國海域,但菲國在1998年修訂漁業法,限制外國漁船在其海域作業,闖進禁地的漁船一視同仁,一律嚴辦。由此,“海道協定”自動失效。至今台菲漁業糾紛不斷,最近剛剛發生漁民被擊斃重大事件。可見,離開主權支撐,即使談成,“資源共享”也隨時可以隨主權國意志改變、或因主權爭議再次升高而成一紙廢文。如此,馬為了維護釣魚島漁權又將如何繼續維護釣魚島主權呢?

  連島內媒體也報道日本多家媒體披露,日本之目的在阻止兩岸聯手保釣,以拉攏台灣牽制中國。馬英九會不瞭解嗎?筆者認為,馬還是瞭解的。那為何還這樣做?筆者分析,一是日本背後有美國撐腰,美、日兩國,台灣都得罪不起,也不想得罪,何況骨子裡跟兩國還“親”還“近”呢,憑甚麼得罪?二是這次日本寧讓沖繩漁民利益受損也要“滿足”台灣,台灣何曾感受到過如此的厚愛,怎能不領受日本這份遲來的“誠意”“善意”?三是捍衛主權的問題上,台灣雖力爭浮上台面,但也自忖無能為力,那為何不乘機得些實惠呢?既安撫了漁民,減輕一些內部民意、綠營的壓力,還增進了台日關係,對美、日都有了交代,也為“和平倡議”增添光環,何樂而不為呢?那就讓大陸跟日本、美國鬥去吧!此外,筆者對馬“做事相當務實”這一點有了新的體會,這特別表現在他的“獲利了結”。台日漁業協議之後,釣魚島主權爭議更將“擱置”,恰如兩岸大交流開啟之後,政治談判也就可以擱置了。因為,既然想吃的肉到嘴了,難啃的部分,還啃它干嘛呢?

  在中華民族利益嚴重受損的民族難中,馬當局單方面與竊奪中華民族祖產者合作,發了點台灣財、選舉財。這是筆者對台日漁業協議的定性。筆者不是因為台灣漁民受益了而感到不滿,相反,大陸政府和人民沒有一個不希望兩岸漁民能在自己祖權海域自由行使生存生產的權力,讓兩岸漁民獲利正是保衛釣魚島主權的根本目的,但是,問題絕不是表面這麼簡單,協定的深層影響是,它讓全體中華民族一致對外捍衛釣魚島主權的氣勢有了缺口,讓所有不希望祖產受損的炎黃子孫傷了心,也為兩岸關係的互信灑下陰影,站在大陸的角度上看,這點利實在是得不償失的。日前,台日漁業委員會首次會議上,台方要求日本再給台灣漁業作業緩衝區,馬當局對日抱有的幻想,唯此觀止!

  筆者曾發文分析過馬英九的政治價值觀念、冷戰思維,並認為這樣的政治觀念、立場必將耗損其民族情懷。今天,它果然應驗了,且真實的展現在面前!釣魚島問題的確是檢驗每個炎黃子孫民族大義的試金石,檢驗每個政治人物胸懷、格局、眼光的標示線。筆者記得,馬英九曾以類似“就你有民族大義”這類的話語回敬他人,以昭示自己懷有的中華民族情感、民族大義絲毫不比別人少,但民族情感、民族大義要遇到事才能具體體現、清楚衡量。現在筆者不禁要問,難不成馬英九在全中華民族的利益上要重蹈蔣介石的覆轍嗎?馬英九有必要重溫蔣介石政府時期的對日作為,重新翻閱日本為殖民中國祭出的種種侵略手段,以及美國當時的心態做法,以使自己在當前國際大格局變動的當下,免於迷失自己的民族氣節和歷史定位,真正找到中華民族自主性。馬英九常將孟子的“唯智者能以小事大”掛在嘴邊,馬當局中有人也以“大陸牌”、“美國牌”兩頭“玩得漂亮”沾沾自喜。豈不知,“以小事大”最重要的是不失民族氣節,搞成喪失民族氣節的投機取巧,就成了權術意味濃厚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馬英九相當看重“尊嚴”、“尊重”,如果沒有了自己的民族自尊和民族立場,靠投機兩頭獲利,還談何尊嚴,如何被尊重呢?

  當然,筆者也看到,馬英九不斷言稱台日漁業協定並沒有放棄釣魚島主權。退一步說,未來要觀察的也是公認的觀察點:一是馬當局如何應對日本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的進一步動作。日本至今沒有停止對釣魚島主權的爭奪,大陸與日本在相關海域的軍事衝突風險絲毫沒有降低,一旦日本做出進一步侵犯舉動,馬當局將作何實際反應?二是島內保釣團體的保釣舉動,馬當局將如何表態、因應?三是如何對待大陸漁民。就筆者所知,迄今馬英九對台“海巡署”官員的“大陸與台灣漁民共處台日漁業協定涉及海域漁場時,將對大陸漁民驅離”的言論,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因此,當兩岸漁民共處相關海域漁場時,馬當局對大陸漁民的作為就是其最真實的態度宣示。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3年6月號,總第18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