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法國會否向美國說“不”?
http://www.CRNTT.com   2024-05-24 11:52:32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法國和美國雖然都是西方國家,但二戰以來雙方在國家戰略利益上一直存在衝突。

  二戰結束後,美國為了對抗蘇聯和控制西歐推動成立北約。這和把重新恢復世界大國地位作為最高國家利益的法國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為此,法國在美蘇之間採取平衡外交,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則堅決對美國說不,從而確保自己的大國地位和國家利益最大化。冷戰結束後,追求多極化的法國還牽頭反對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現在進入中美戰略博弈時期,法國明確表示不選邊,不和中國脫鈎,不僅反對北約擴大到亞洲,還聲稱台灣問題不是歐洲的問題。

  為此美國對法國的防範和打壓也是一以貫之。比如冷戰時禁止對法國轉讓核技術、1958年黎巴嫩內戰撇開法國進行干涉、支持阿爾及利亞獨立(17個亞非國家在聯大提案支持阿爾及利亞獨立時,唯一贊成票就來自美國)等。

  現在美國全力遏制中國,但對法國也毫不手軟。不但沒有讓法國加入AUKUS等組織,還通過俄烏衝突廢掉了法國的“俄羅斯牌”、極大地重挫了法國主導的戰略自主。同時還制訂一系列法案損害法國和歐洲的再工業化。至於搶下法國和澳洲的潛艇訂單,目標更直接維持法國獨立大國地位的軍事能力。

  儘管如此,法國仍然維持著和美國的“盟友”關係。法國學界的解釋主要有兩點:一是歷史感情,二是共同的價值觀。

  所謂歷史感情,是指法美之間的幾次生死之交:法國派出遠征軍支持美國獨立戰爭、美國在一戰時幫助歐洲打敗德國、二戰時解放了法國。且不說法美都是為了各自利益,更重要的是美俄也有歷史感情:俄羅斯拒絕英國國王出兵鎮壓美國革命的請求、內戰時是唯一一個支持林肯政府的歐洲國家,一戰和二戰也是盟友。但現在的美俄是一種什麼關係?

  所謂共同的價值觀就更站不住腳,當初法國派遠征軍之時,價值觀上和美國南轅北轍。一戰和二戰,對陣雙方也不是按價值觀劃分敵友的。按西方的標準,俄羅斯最民主、最親西方的時期是葉利欽時代,可是北約東擴就是在他主政時開始的。

  歸根到底,還是利益。美國對法國一是有戰略利益。支撐法國在世界上大國地位的因素很多。比如綜合國力、非洲法語區等,但法國之所以在美蘇冷戰和今天中美兩極世界上能夠進行平衡外交,和它的西方國家身份密切相關。或者說,蘇聯和中國之所以重視法國,就是因為它是西方國家重要的一員。它的立場不僅可以對整個西方產生影響,還能成為打破西方統一陣線的突破口。比如中法建交當年就有六個國家和中國建交,更多國家則和中國關係取得突破,就是美國內部也出現對華關係反思的聲音。但假如法國真的脫離美國主導的西方陣營,它也就只是中等分量的一極。也就是說衹有立足美國為主的西方陣營,才能對其他力量有吸引力,也才能給其他力量開出最高價。從實力原則上講,這是法國的基本盤。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