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際融資合作應著眼全球發展議題
http://www.CRNTT.com   2023-06-25 11:12:00


 
  聯合國氣候變化杜拜大會候任主席蘇爾坦指出,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資金缺口巨大,“僅靠創可貼和止痛片,不可能解決大手術才能解決的問題”。

  法國可持續發展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可持續發展治理項目主任達米安·巴爾希什認為,衹有激進的、全球性的方案才能實現所需的融資規模和創新。漸進式變化對最需要資金的國家來說是不夠的。

  務實合作促進發展

  發達國家失信,是與會非洲國家領導人普遍提出的問題。

  峰會一開幕,剛果(布)總統薩蘇就提出,發展中國家實現向低碳和氣候韌性經濟的轉型將耗資數萬億美元,發達國家承諾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而這一目標自2009年確立以來從未兌現。

  峰會閉幕前夕的高層對話會上,埃及總統塞西重申,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工業化國家對欠發達國家負有道義責任和政治責任,履行責任才能取得信任。他說:“我參加過很多峰會,聽過很多承諾。衹有當項目真正啟動或已經實現,我才會表示祝賀。”

  塞西還指出,建成最基本的基礎設施,是非洲大陸成功的關鍵。塞內加爾總統薩勒也強調,公路、鐵路、港口、電站等項目融資,是非洲國家迫在眉睫的需求。

  與會非洲國家元首紛紛提請國際金融機構注意,非洲國家有自己的發展目標設計,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生產製造能力等具體項目上務實合作,才能給非洲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從而打破饑餓和衝突的惡性循環,增強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能力。

  喀麥隆“中國-非洲法語國家”觀察所負責人吉米·雅布認為,中國在非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就這方面而言,中國是全球南方國家最好的合作夥伴,也是非洲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