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低成本探月接連失敗 太空任務必須“不差錢”?
http://www.CRNTT.com   2019-10-08 14:13:28


  中評社北京10月8日電/最近,印度月船二號探測器在落向月球南極的最後階段突發狀況,與地面失去聯繫,至今“生死未蔔”。無獨有偶,今年4月,以色列月球登陸器“創世紀”號,也在距離月面10公里時出現故障,摔到了月球表面,功虧一簣。

  這兩次任務的成本都不高。“創世紀”號是目前到達月球最小、造價最低的登陸器,任務花費僅1億美元。月船二號項目成本略高,也不過1.5億美元。這樣的成本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同類項目相差甚遠。

  低成本太空任務是不是注定要面臨更大的風險?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向科技日報記者表示,節約成本不是不可以,但不能一味追求便宜,應更多從技術創新的角度來實現。

  過於強調成本 或增加風險,難獲有價值成果

  有報道稱,印度的人工費用很低,其高水平航天工程師每月的工資僅為歐美工程師收入的零頭,這能為他們的航天項目節約不少成本。

  但想省更多,就要靠技術了。如果有成熟的火箭、航天器,或者完善的地面基礎設施,就能縮短研發周期,省下一些技術研發和基礎設施建設費用。

  印度此前發射過月球探測器和火星探測器,具備一定技術基礎,但技術水平並不很高。

  2008年10月,印度發射了該國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一號。這台探測器造價約8300萬美元,可以說很便宜了。同時,它的確有些本事。相比我國首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的200公里環月軌道,月船一號直接進入了距月面100公里高度的軌道;其攜帶的相機性能也不錯,獲取了分辨率較高的月球地質圖、月球礦物圖和月球地形圖。為了“少花錢多辦事”,月船一號搭載了6台國外的載荷,超過了載荷總數(11台)的一半,以彌補自身技術的不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