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周小川:中國還有很大的消費潛力可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12-27 09:11:06  


周小川坦承消費內需薄弱,引發市場關於中央將推更多政策刺激消費的憧憬。
  中評社北京12月27日電/“2008中國金融論壇”昨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等部委的領導悉數出席。央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在擴大內需方面最主要的內容是,既有投資的內需,更強調擴大消費內需。消費內需的問題,也是我國經濟結構中處於比較薄弱的環節,政府應採取更全面、更廣泛的支持消費政策。而健康保障體制、醫療改革以及休閑等領域,中國還有很大的消費潛力可挖。

  我國消費GDP占比低

  新快報報道,周小川稱,“消費在中國的變化是從上世紀90年代,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後開始的,占GDP的比重在迅速地下降。從過去接近60%的水平逐漸降,降到了消費占GDP的比重接近50%,甚至有可能略低於50%的水平。雖然今年的數字還沒有出來,但此前的數字已經看到了這樣一個趨勢。而且,這並不是說很長一個時間,基本上是在10年左右的時間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周小川認為,家庭消費比重偏低,占國內GDP一半左右的消費中,公共消費的下降比較大。與其他國家比較,我國消費結構裡面,物質型的消費比較多、服務型的消費比較少,所以可以看出中國服務業所占的比重比較低。服務業占GDP比重的40%,甚至有可能略低於40%。

  提高消費增量救經濟

  周小川認為,加深對國內消費需求的定量化研究,將有助於制定當前政策,提高消費增量。據介紹,中國家庭的平均邊際消費傾向為70%-75%。專項調查表明,中國5%左右的貧困人口邊際消費傾向較高,超過90%;同時,5%以上的貧困農民群體邊際消費傾向在75%左右,實際上與城市人口的中產階級和富裕人口相當。周小川還強調,要重視休閑時間對於消費的拉動作用。他指出,研究歐美發達國家金融危機,需要觀察其刺激消費的政策是否有效。

  從中美對比來看,周小川表示,美國是雙赤字、家庭低儲蓄、經濟結構不平衡,但是短期來講,要想刺激GDP的增長,美國還在擴大居民的消費。在本次金融危機之前,國際上呼籲的結構改革,就是中國要擴大內需,同時特別主要的是要擴大消費內需、減少對出口的依賴。美國是要提高家庭儲蓄率,減少貿易赤字。今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以後,形勢發生急劇的變化,美國現在出台的政策也是大力擴大消費。因為美國的經濟也沒有什麼別的能够在近期或者是比較立竿見影的措施,要想防止經濟的下滑和從危機中走出來,暫時來講還是要擴大消費。

  應完善健康保障體制

  周小川指出,收入分配不公以及勞動生產能力分布不均等問題,需要逐步改善,要採取更加全面、更廣泛的支持消費的政策。中等發達國家健保行業占GDP5%到6%以上,我們國家的總支出到今年是1萬億元左右,這個總支出裡面還不光是服務的淨產值,因為中間還有一些房屋、設備都是需要跟就業等提的。所以我國健保行業占GDP淨產值的2%到3%左右。周小川認為健康保障體制包括保健和老年的基本醫療保健,不一定是治病。老年性的醫療保健,包括正常的醫療衛生。這樣的一個行業,是消費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擴大消費和擴大服務業消費,這裡面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也是解決就業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周小川說。

  周正慶:“政府救不了市”說法錯誤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周正慶昨日指出,要避免做空的機制,對於隨意做空要進行嚴格的查處。對於媒體的股市評論節目要加強監管。凡是不利於股市穩定的要進行清理整頓,對於虛假傳播和造謠生事要建立責任追究機制。

  周正慶表示,要正確處理股票市場上漲與下跌的問題,從我國發展資本市場的實踐經驗來看,要力爭避免短期的大起大落,努力爭取實現長期穩定發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慢牛”。“近年剛剛好轉的股市,由於種種複雜的國內外因素,出現了重大的反複,重現了危機。這些事實再次告訴我們,持續快速下跌,對於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構建和諧社會都是非常不利的。”周正慶認為,資本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需要政府相應的政策引導支持,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的政策為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前一段社會輿論上曾經有過一些爭論,有人甚至認為政府不能救市,不該救市,也救不了市。有的把政府出台引導的政策支持資本市場,作為政策干預予以排斥。這些都反映了對於大力發展資本市場重要戰略認識的錯誤,以及對“國九條”的認識不足。

  易綱:明年GDP增長能够“保8”

  央行銀行副行長易綱昨日認為,明年經濟增長會比較平穩,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通脹水平也會比較低。他指出中國居民負債率低,消費潛力大。易綱表示,中國對抗危機的其中一項有利條件是中國金融業比較健康,銀行業的不良資產率處於歷史最低水平,而銀行業資本充足率則在歷史的高點。此外,政府資產負債表也比較健康。據介紹,截至去年年末,中國的國債餘額占GDP的比重,僅為22%。同期,美國、歐元區、日本分別為71%、67%和163%。預計明年財政赤字占GDP比例會略有提高,但仍然相對較低。

  目前我國我國居民的儲蓄存款超過20萬億元,而他們的貸款卻很低,一共才3.7萬億元。易綱認為,中國居民的負債率水平相當低,和美國、歐洲比,中國的低負債率說明其具備相當大的購房潛力和買車潛力。

  易綱還指出,企業存貨調整完成的時間,就是經濟同步完成調整的時間。最早到明年第一季度,最遲二季度,中國的存貨調整就會進入比較正常的階段,首先會反映在工業生產、發電量等指標的恢復。

  薑建清:中國經濟下行風險加劇

  工商銀行董事長薑建清表示,2008年前三季度,工行實現了稅後利潤930億元,成長為全球最盈利的銀行。我們確立了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力,目前以淨利潤和總市值排序,工行均居全球金融業之首。薑建清認為,全球的金融危機還在蔓延,全球經濟衰退和國內經濟下行的風險加劇。“銀行這些年來完善公司治理和加強風險管理的成果,以及創新發展和可持續盈利能力正在經受著進入新世紀以來最為嚴峻的考驗。”

  昨日相關言論

  唐雙寧:外儲人均600美元為宜

  光大銀行董事長唐雙寧表示,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主要指人民幣在國際上的計價、媒介、儲備、支付的世界貨幣功能)與中國的經濟地位不平衡(世界第四大經濟體、第二大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等)。唐雙寧認為,我國還致力於保持外匯儲備和匯率的合理性。根據經驗判斷,中國外匯儲備人均600美元左右為宜;在堅持既定匯率改革方向與原則的同時,變單向浮動為一定條件下的雙向浮動。此外,唐雙寧指出,我國大體將用20-30年時間逐步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劉明康:銀行業尚未經過危機洗禮

  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昨日表示,截至11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資產,已經突破了60萬億元,達到了61.1萬億元。

  劉明康介紹,截至今年11月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資產,已經突破了60萬億元,達到了61.1萬億元,是1978年的323倍。年均增長21.2%。銀行業的抗風險能力今非昔比,資本充足率達標的銀行,從2003年只有8家到現在已經增加至193家,占整個銀行總資產的99.5%。

  劉明康同時提醒,應當清醒地看到,改革以後的銀行業,其實還沒有經受過市場經濟和嚴重經濟周期變化,參與金融市場的程度還比較淺等事實存在。金融風險在資本市場和銀行業兩個市場之間的相互傳遞,是當前全球金融危機重要的教訓。


    相關專題: 百年一遇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