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保護和促進人權應擯棄雙重標準
http://www.CRNTT.com   2024-02-29 10:11:04


 
  為實現“人人得享人權”的美好願景,各國要反對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捍衛公道正義,讓“人權”免於淪為政治工具。長期以來,一些西方國家在人權問題上夾雜政治因素和雙重標準,一面無視自己國內的人權問題,一面打著“人權”的幌子干涉別國內政、遏制別國發展。一向以“人權衛士”自居的美國,漠視加沙民眾的生命,不僅多次阻撓安理會通過要求停火的決議草案,還不斷向以色列提供軍火援助;自2001年以來非法發動的戰爭和軍事行動造成超過80萬人死亡,數千萬人流離失所;散布謊言和虛假信息,一再利用人權問題干涉打壓遏制發展中國家……如此美國,對自身愈演愈烈的槍支暴力、種族歧視、邊境難民等嚴重侵犯人權問題卻視而不見。事實證明,這種將人權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的雙標行徑根本不得人心。

  日內瓦大愛基金會主席斯塔克伯格說,人權及其基本原則本應是把人類團結起來的關鍵力量之一,現在卻日益成為一種西方國家用來打壓發展中國家的意識形態工具。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開幕式發言中說,人權保護是和平的基石,通向和平的道路始於充分尊重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權利等所有人權並擯棄雙重標準。

  為實現“人人得享人權”的美好願景,各國要堅持包容互鑒,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共同推動人權文明發展進步。《世界人權宣言》提倡文明之間的開放包容、互學互鑒,國際人權領域的重要原則之一就是“非歧視原則”。人權是歷史的、具體的、現實的,各國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階段不盡相同,人權事業發展必須立足本國國情和人民需求,各國自主選擇人權發展道路的權利必須得到尊重。一國的人權建設選擇權在該國人民,評判者也只能是該國人民,而不是他國頤指氣使的“教師爺”。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權發展道路,各國應努力兼收並蓄、和而不同,以包容互鑒成就美美與共。

  這是1月23日在瑞士日內瓦拍攝的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四輪國別人權審議現場。120多個國家積極評價中國人權事業進展,充分肯定中國在促進和保護人權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新華社記者 連漪 攝

  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倡導以安全守護人權、以發展促進人權、以合作推進人權,以實際行動不斷為推動世界人權事業發展貢獻中國力量、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多年來,中國在取得本國人權事業歷史性成就的同時,以立己達人、兼濟天下的情懷不斷夯實全球人權保障的發展基礎,守護全球人權保障的安全環境,捍衛全球人權治理的公道正義,促進不同人權文明的交流互鑒。今年年初,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國別人權審議工作組第45屆會議一致通過中國參加第四輪國別人權審議報告,120多個國家積極評價中國人權事業進展,許多國家表示期待中國在全球人權治理中發揮引領作用,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在全球人權治理赤字日益嚴重的當下,各國應該攜手同行,秉持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人類共同價值,維護人的尊嚴和權利,推動全球人權治理朝著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發展,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創世界美好未來。(來源:新華社)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