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誰污染誰修復,凸顯環境治理新思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8-13 10:51:18


 
  事實上,早在2002年,這樣的處罰宗旨就有所體現。四川古藺縣一農民因燒荒習慣致使大面積的山林被毀,而這位農民在承擔刑事責任的同時,沒有被處以數十萬元的高額處罰,而是在被判有期徒刑緩期執行的情況下被要求7年左右種下3萬棵樹。此後,這樣的種樹行動從違法的農民個人演變成全村人都一起植樹造林,也改掉了燒荒的陋習。

  這是自然——哪有自己破壞自己努力成果的人呢?相比勒令違法者上交巨額罰款而致其滿腹怨言,如此處罰既拯救了環境,也拯救了失去道德標準的人心,促使人們把環保化為自身的習慣與準則。肩膀上擔子重了,行走起來的腳步就不會輕浮。在這個意義上,誰污染誰修復的環境治理新思路,充滿了建設性,既回歸到環境保護的本質,又促使違法者承擔污染治理的直接責任,乃至促使他們成為環境保護的自覺遵守者。

  環境治理的初衷就是還大家一個綠水青山,因此在查處環境違法者時,我們的“洪荒之力”更應該用對地方,既要注重對破壞環境者依法予以嚴懲,又要注重結合實際在治理思路上來一個轉變。讓環境違法者學會自己給自己“擦屁股”,自己破壞的環境自己修復到原樣,才能使環境得到最大的保護。

  (來源:京華時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