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基建打響穩增長頭炮
http://www.CRNTT.com   2022-04-29 07:31:18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據大公報報道, 2022年4月26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召開,指出“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本次會議立足長遠,通過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保障國家安全,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推動高質量發展。短期而言,疫情衝擊下當前“三重壓力”仍大,此次會議釋放了積極的穩增長信號。考慮到會議部署更多是原則性的,今年基建投資能有多大反彈空間,要看後續政策如何細化落實。

  筆者認為,本次會議釋放了三個信號:

  第一,中長期看,基建投資在供給和需求兩側仍將有重要地位。供給方面,基礎設施是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生產力布局和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支撐,也有利於引領產業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推動高質量發展。需求方面,房地產這一中國經濟最重要的信用加速器已過景氣高點,基建投資在拉動總需求中有必要承擔更多職責。因此,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在供需兩端都有積極意義。

  有效提振市場信心

  第二,提振市場對穩增長的信心,關注4月政治局會議如何定調。今年一季度GDP同比4.8%,為實現全年GDP增長5.5%,二季度到四季度平均需增長5.7%。目前國內疫情仍呈點多、面廣之勢,二季度疫情對經濟的衝擊程度大概率將超過一季度,實現全年增長目標存在一定難度。近期市場討論是否會下調GDP增速目標,穩增長發力不及預期在資本市場上也有映射。儘管本次會議對基建短期穩增長的著墨不多,但其作為本輪逆周期調節的主要抓手,會議要求“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有助於提振市場對穩增長的信心。

  第三,前期部署的基建穩增長舉措力度可能仍需加力。2021年7月政治局會議部署“推動今年(2021年)底明年(2022年)初形成實物工作量”後,開始準備穩基建工作。2021年9月,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下發通知,要求各地做好2022年新增專項債券項目資金申報。今年元旦後,各省市自治區就開始陸續公布和集中開工2022年的重大項目,與往年相比早了兩至三個月;新增地方專項債發行和使用也較早,今年一季度新增專項債共發行1.2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2021年同期為264億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