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夯實“第三支柱”為社會保障加碼
http://www.CRNTT.com   2022-04-26 14:31:47


  中評社北京4月26日電/據經濟日報報道,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業內期盼已久的個人養老金制度終於落地。這是我國在推進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過程中邁出的重要一步。隨著相關政策和配套措施逐漸到位,個人養老金制度必將深刻影響居民生活的各個方面。

  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體系分為三個支柱,第一支柱是政府主導的基本養老保險,第二支柱是面向城鎮職工的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是針對個人的商業養老保險。然而,多年來我國養老保險制度一直依賴基本養老保險這“一條腿”走路,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發展滯後。此次《意見》的發布意味著,我國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養老第三支柱,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巨大突破。

  早在2008年,我國就已經提出要“研究養老保險延遲納稅等優惠政策”的建議。10年後,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產品正式落地,並開始試點,2021年試點範圍擴大。這些之前的改革大多圍繞“保險產品”展開,而此次《意見》的發布則突破了“保險產品”的範疇,將養老問題直接融入社會保障的制度體系之中。這對於我國建設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意見》有兩個突出亮點:一是個人賬戶制度。養老個人賬戶,就是每個參與者都享有一個專屬的個人養老賬戶,每年或每月的繳費直接存入此賬戶,並可通過此賬戶進行儲蓄或投資,可隨時查詢資產構成和資產餘額。投資選擇也由參與者自行決定,除了領取時間有限制外,其他方面和一般的投資賬戶基本類似。通過賬戶內的稅收優惠政策,吸引有需求的居民提前為養老進行儲蓄,不僅解決了個人退休後收入的現金流問題,也緩解了社會基本養老保險的基金壓力和企業年金的流動性問題。

  二是參加範圍。按照《意見》規定,參與人員的範圍並沒有局限於城鎮職工,而是面向絕大多數的城鎮和鄉村居民。人社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合計約為10.29億,全人口占比約72.8%。如此寬泛的參加範圍,極大保證了有意願居民參與個人養老金的可能性。這是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制度突破,實現了真正的制度統一和制度公平。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