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提升“中國制造”含金量 新材料重任在肩
http://www.CRNTT.com   2021-10-19 10:32:14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10月16日—18日,在浙江寧波召開的IFAM2021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暨2021中國(寧波)新材料與產業化國際論壇上,近30位院士、1500餘位材料領域知名專家、學者、業界代表齊聚一堂,圍繞新材料領域發展前沿動態、研究成果展開探討和交流。

  “材料是科技創新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及先導,對於制造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論壇期間,這一論述出現頻次頗高。

  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副司長雷鵬在致辭中表示,新材料與信息、能源、生物等學科不斷融合,材料基因組計劃、超材料、增材制造等新技術正蓬勃興起。國際環境帶來新的挑戰,迫使我國高度重視新材料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為此加大投入。

  潛心研發 把握“雙循環”機遇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形成了全球品種、門類較為齊全,部分領域產量規模已位居世界前列的材料產業體系,有力支撑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重點發展新材料等九大戰略新興產業。

  “近年來,超導新材料、智能新材料、能源新材料、磁性新材料、納米新材料等技術領域迅猛發展,正在實現從基礎到顛覆的跨越,取得不少重要的技術突破。”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陳建峰院士指出,客觀地看,我國材料技術領域還存在一些“卡脖子”的問題,制約著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究其原因,雷鵬分析道,伴隨我國經濟的爆發式增長,“能買則買”的思路長期存在,導致以往對材料的原創性、基礎性、支撑性重視不足,材料產業發展對外依賴性強,跟蹤模仿多,自主創新少,成果轉化率低,很多研發停留在論文、專利層面,應用的少,存在“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的現象。<nextpage>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所長黃政仁以碳化矽陶瓷材料舉例,介紹這一具有輕質、高強、耐磨、耐腐蝕、耐高溫、高熱導率、低熱膨脹系數等優點的材料,在航天遙感、化工能源、微電子器件、高端裝備等多個重要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是國家戰略及國民經濟發展急需的關鍵材料。

  “當下,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新材料的技術推廣、成果轉化等提供難得機遇。”雷鵬表示,要立足國家發展的重大需求,持續推動政產學研用形成合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速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激發需求到研發到應用到反饋到再研發的動力。

  遠近兼顧 形成創新體系效能

  面向急迫需求和長遠需求,新材料產業需要做到二者兼顧、張弛有度。

  “‘雙碳’目標將帶來深刻的產業革命和社會變革,材料產業會是零碳工業流程再造的重點對象。”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化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徐南平指出。

  據了解,圍繞零碳工業流程再造,該實驗室正積極開展低碳水泥、生物質乙醇、CO2制甲醇等技術路徑研究,致力於實現低碳水泥基膠凝材料、SOEC綠氫制備關鍵材料等技術的高效應用和成本壓縮。<nextpage>

  “發展新材料產業,對推動技術創新、突破‘卡脖子’封鎖、支撑產業升級、建設制造強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寧波市副市長陳炳榮介紹,寧波舉全市之力打造新材料科技城,推動形成了以磁性材料、石墨烯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合成新材料等細分領域為重點的新材料產業集群,湧現出博威集團、韵升股份、江豐電子等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實業企業。

  建設高能級創新平台,聚集高端創新資源,完善新材料創新鏈條……透過寧波新材料產業創新實踐,“中國制造”應如何從創新活動形成創新體系效能?

  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公司副總裁李北光提出,創新體系應與“中國制造”的完整產業體系相匹配,完整的產業體系是創新流程順暢的組織保障。他認為,一方面,基礎研究、中試研發和產業化研究要形成對制造業的體系化支撑優勢;另一方面,我國制造業完整體系優勢,要轉化為對國產產品創新的環境驗證優勢。

  雷鵬表示,科技部高度重視和長期支持新材料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已在“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布局了先進結構與複合材料、高端功能與智能材料、新型顯示與戰略性系統材料、稀土新材料4個國家重點專項。新材料創新步伐將持續加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