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對華政策基本成型,多邊主義抗衡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21-06-14 07:47:10


 
  而對華政策方面與特朗普政府最大的不同,大概是拜登政府格外強調,對中國的抗衡,要通過“多邊主義”的方式進行。拜登現正參加在英國舉行的G7峰會,并前往比利時參加北約(美歐)峰會,還將在6月16日在瑞士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

  拜登出發前,他的國安顧問蘇利文列舉了拜登此次訪問歐洲要和盟友討論解決的“美國所面臨的挑戰”:新冠病毒、氣候變化、網絡攻擊、俄羅斯和塑造未來科技與貿易的規則。拜登成為美國總統後的第一次海外訪問的一連串行程,“中國”可以說是中心議題之一;而其他“挑戰”當中,美國將中國視為主要對手的也不止一個。

  拜登出發當天,有美媒曝光了美歐峰會一份草擬文件的內容,稱美國和歐盟正計劃推動發展監管機制及圍繞新興技術的聯合標准,計劃組建一個科技聯盟以對抗中國的快速崛起。美歐官員希望通過建立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理事會(TTC)這一跨大西洋合作機制,為美國及它的歐洲盟友打下“更強大的基礎”,增強與中國的競爭。

  團結盟友以讓美國重返世界舞台中心,本身就是拜登外交政策的核心,與對華政策結合起來,以多邊主義的手段對付中國、抗衡中國,在拜登的這次尚未完成的歐洲之行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為此,拜登政府甚至在上任數月之際就極力促成美俄領導人峰會,并在峰會前夕通過解除北溪2號項目引發的對俄制裁向俄方“示好”、言語中甚至幫助俄羅斯政府撇清與近來針對美國企業的黑客攻擊事件的關系,都有拉攏俄羅斯,最起碼讓美國能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應對中國上的意味。

  不過,和幾乎已成定局的“抗衡中國”戰略相比,“多邊主義”是不是一個有效手段,是要打一個問號的。而“聯盟”內部,法國總理馬克龍早就宣稱北約已經“腦死亡”,與中國關系較為友好的匈牙利前幾天明確阻撓歐盟批評中國,這些都可能導致拜登團結盟友對中國統一發聲的如意算盤落空。

  總之,經過數月評估,拜登政府“多邊主義抗衡中國”的對華政策基本成型,打破了樂觀主義者“美中關系在後特朗普時代迅速回到正軌”的幻想,應驗了“拜登團隊和特朗普團隊對華戰略的手段不同但本質不會有區別”的警告。對於一直呼籲“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國來說,這難免令人失望;但是,在美國慘淡經營、期望在應對中國的問題上把盟友團結起來的過程裡,對中國來說,可以說,又是一個呼籲合作的同時保持警惕、增強自身實力的“戰略機遇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